影/全臺有感連10震 氣象署:全是花蓮強震的餘震

氣象署說明,今天下午5點08分在花蓮縣附近發生規模5.5地震,地震深度10公分,是個極淺層地震;地震發生後截至傍晚6點,又連續發生9起有感地震,連10震。 圖/截自氣象署網站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今天下午5點08分在花蓮縣政府南南西方發生規模5.5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是個極淺層地震,造成花蓮水璉、南投奧萬大達到4級,達到國家級警報標準,有針對花蓮發送國家級警報。

吳健富指出,地震發生後連續發生4個有感地震,包含9分、12分、15分、17分。其中以5時12分發生的規模5.3有感地震,深度10公里,限縮在花蓮市水璉附近,也發送國家級警報,研判這些地震都是0403地震的餘震,盆地臺北因高樓效應,民衆感受晃動大一點。

吳健富表示,目前統計,自4月3日起至今,主震加餘震達935次,因爲是規模7.2地震,因此需要長時間應力調整,這段時間地震較空白的地方發生餘震;整體來說,餘震數量將逐漸變少、變小,大多數在規模3左右,偶爾會發生規模4至5以上地震。

吳健富說,雖然雙北僅2級,對於較高樓層、臺北盆地感受較大;國家級警報分別在8分及12分針對花蓮發佈國家級警報;另外提醒,明天有鋒面抵達臺灣,山區土石松軟,會在地震後造成危險情況,呼籲沒有必要勿往山區活動。

吳健富進一步指出,之前監測到的餘震大多都是在花蓮北邊近海,目前已移到陸地,是有必要以較大規模的地震、短時間將能量釋放,沒有特別異常的情況。

吳健富解釋,30次規模6的地震釋放的能量才差不多1個規模7的地震,而規模7與規模5能量差900倍;規模5的地震可能要觀察2、3周左右的餘震情況,而規模7的主震則會更久。

吳健富說,地球是平衡系統,當一個地方失去平衡,就會在另一個地方以應力進行調整,岩層沒辦法克服就會以地震的方式調整,像是之前嘉義中埔及白河,也有一些小地震,「就像翹翹板」般進行調整。

針對像今天9分鐘連續發生地震的情況還會出現嗎?吳健富說,能量釋放多以規模3至4來釋放能量,確實這幾天空白區會發生規模4至5地震,地震深度較淺。

地震規模大做應力調整,近期花蓮南部地震會變多?吳健富表示,該區域發生地震,其他地區應力相對高,在4月3日花蓮地震後,嘉義地區都有小地震,花蓮南部地區也在做調整,逐步調整後情況就會較爲穩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