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外昆蟲課讓孩子放下3C 蚊子老師廖姿雯:我也在過自己想要的童年
照片:蚊子老師提供
一羣小小探險家圍繞在林野步道上尋找躲在大自然裡的昆蟲,像是發現寶藏般,每找到一隻昆蟲,孩子就會睜大眼睛興奮的問:「這個有毒嗎?」「這個可以摸嗎?」。
「其實大自然很好玩,現在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在大自然裡面玩,我會試着推他們一把,幫孩子打開思路之後,甚至有很多遊戲是他們教我玩的!」畢業於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從事昆蟲教學引導10餘年的廖姿雯,是孩子與家長口中的「蚊子老師」,同時也在蟲窩自然生態工作室擔任講師。
在採訪時,蚊子老師對於大自然探索充滿熱情的說道:「在大自然裡,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玩法!像是花可以吸花蜜、某些葉子可以拿來射飛鏢,常見的鬼針草玩槍戰。」
零基礎的新手探險家可以先練習—感覺大自然;也就是人類的[五感體驗]。像是「視覺」可以用眼睛觀察找找看,「觸覺」可以跟觸摸昆蟲,「聽覺」可以聽聽看昆蟲發出千奇百怪的聲音,並且模仿,甚至「嗅覺」、「味覺」,品嚐可以吃的植物、果實。
「我們可以吃昆蟲嗎?」有一位才國小低年級的小女孩主動勇敢發問,也激發蚊子老師特別安排一堂「蟲蟲下午茶」,邀請孩子參與制作「炸蟋蟀」、「麪包蟲搖搖薯條」等昆蟲點心,同時引導孩子思考,昆蟲作爲食物的營養價值與環保意義等。
讓孩子試着用手觸摸,幫助他們自我突破
在臺灣,大自然環境富裕,像是臺北的四獸山、陽明山、芝山岩都有固定課程路線,光是北部可以探險的基礎路線就有30條。在戶外很受孩子們歡迎,常見的昆蟲有:毛毛蟲、蝴蝶、蟋蟀;另外,少見會令人驚奇的像是:蟾蜍、糞金龜、蛇、蜥蜴都有機會碰到。
每當發現新的昆蟲,現場就會尖叫連連。蚊子老師個性活潑有趣,甚至說:「我們最喜歡介紹突破一般人想像的昆蟲動物,幫牠們平反一下」讓整個探險活動充滿驚奇好玩。
另外,課程內容還會讓小昆蟲跟生活中的東西連結,幫助孩子跳脫框架,激發更多創意。輕輕抓起爬在葉子上的毛毛蟲,「這隻毛毛蟲牠現在可以走在你的手上,如果你想的話,你們可以把手伸出來排隊」蚊子老師說明,練習觸摸昆蟲,讓原本退縮怕蟲的孩子,變得能堅定的伸出雙手,輕緩靠近,也學習到人際互動、等待。
老師同時也會詢問小朋友:「你覺得摸完像什麼感覺?毛毛蟲的毛刺刺的,有沒有很像摸到牙刷?」通常孩子會有很多創意,像水彩筆,像我的哪一件衣服,一個人挑戰摸了之後,其他孩子會慢慢的也跟着敢挑戰。
拉近彼此距離 啓發孩子多元思考
帶領着小小探險家在戶外各地尋找寶藏,這門「戶外昆蟲課」不僅拉近孩子跟大自然的關係,也幫助孩子放下3C電玩,增加孩子多元觀感、包容度,學習尊重生命,認識環境保護。
爲何充對昆蟲生命滿好奇,並且想帶孩子們進入大自然?「我也在過自己想要的童年!」蚊子老師提及自己很真實的面對孩子們,重新陪伴孩子過童年,同時也尊重孩子和家長的狀態。
她分享,曾經有個孩子正在憤怒踩踏螞蟻,在制止這個孩子後,瞭解其原因,是因爲「着急想拯救被搬走的蝗蟲」,孩子說:「我很生氣,因爲覺得蝗蟲很可憐」雖然行爲上需要制止,但從出發點可以看出孩子開始學會了同理心。
在自然探索的過程中,除了昆蟲知識的累積,也幫助孩子建立對其他生命的尊重和同理,體驗挫折和等待。例如《蟲蟲小劇場》的課程設計,讓孩子在接觸昆蟲時,以昆蟲的視角與孩子對話,並將孩子比喻爲大巨人,藉此引導孩子接觸昆蟲(或其他動物)時的接觸力度與方式,讓孩子懂得以「摸」代替「拍」,以「輕柔」代替「興奮」。
蚊子老師表示,「現代孩子較少接觸大自然,因此我們爲孩子撐起安全網,讓他們練習接觸未知害怕,練習說出自己的狀況,更讓親子有不同的陪伴方式。 當孩子開始探索身邊的昆蟲寶物,開始在生活環境中學習觀察,對各種小生命從好奇害怕,到產生情感。能在孩子的人格養成期,培育出同理心,建立尊重生命、珍惜環境生態的高貴品格。」
延伸閱讀:
鄉下囡仔變身學霸,成臺灣半導體業關鍵人物》史欽泰:童年這些事,影響我一生
當文藝少女變成公務員+三個男孩的媽》作家李夏蘋:我希望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勇敢做自己
想考高分,讀書不能只「用看的」!國英數社自各科名師親授,這樣複習最有效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