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寶藏巖光節 未來在此發生

邱傑森和莫珊嵐的「城市變態」,設法藉由創作媒材的交織取代城市構造的「建材」,並加入「光」的元素爲都邑勾勒出不同的空間紋理。(姚志平攝)

莊知恆的「馬克白效應」,引領觀者在慾望中告解,追尋平衡與永恆。(姚志平攝)

「寶藏巖光節」活動走進村落,「風聽-2022-T」在綠野地上隨着風的動態變化,迴應展覽核心對永續的提問。(姚志平攝)

「寶藏巖光節」活動入夜後遊客如織。(姚志平攝)

「寶藏巖光節」活動,民衆四處漫遊欣賞。(姚志平攝)

寶藏巖的美,在不經意的轉角處都是民衆拍照打卡的點。(姚志平攝)

王子昀的作品「回到中心點」。(姚志平攝)

張仲濰的動力機械作品「恍」,在視覺成像的明暗變化中利用光的線條,折射人們內在的精神與意向。(姚志平攝)

黃豆泥和凌宗廷的作品「寶藏/道」,連結虛擬藝廊與NFT平臺,嘗試透過多面向的串聯與轉移,讓來自各宇宙概念的 彼此,在存在與不存在之間共同連結擺盪。(姚志平攝)

賴俊廷的作品「似人非人-HAOS人類知覺解放計劃-邊境13號實驗室」跳脫五感,以「電覺」探討知覺之於真實與真相之間的矛盾。(姚志平攝)

以「未來在此發生」爲主題,一年一度的2022「寶藏巖光節」日前正式展開,集結12組藝術家及團隊參與,帶領觀衆自現時的此刻,共同描繪未來彼刻的模樣。 原與元宵燈會響應共生的寶藏巖光節,從創產之初便飽含衆人的想望,透過光節爲載體,一次次向外訴說其內涵。

繼2020年 「相依的總和」探索共生的關係,到2021年「棲息在光中」從家的意義出發,2022年在持續面對COV1D-19、戰爭、難民、極端氣候的課題之中,選擇回到起點,以「未來在此發生」爲題旨,邀請藝術家姚仲涵共同策劃,在統整過去的感覺經驗下,藉由真實與虛擬的錯落,帶領參觀者面向未來,關注我們身處之境、所在之地;同時思考材料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在製造的過程中,彼此是否有機會產生低度而循環的對話可能,並將對世界的感知融合個人觀點,以創作形式貼近彼此的生活。

雖然開幕派對及各項表演因雨取消,但越晚越多民衆頂着小雨到場漫遊參觀,現場並有各式攤位供民衆選購商品或飽餐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