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主迎兩岸交流 臺灣無須潑冷水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5所大學共37名師生來臺訪問,陸生交流團成員包括大陸退役桌球名將丁寧(中),陸生交流團離臺時,有粉絲到機場送機,丁寧也親切幫粉絲簽名併合影。(陳麒全攝)

陸生團訪臺結束,讓社會感受到兩岸交流回溫,北京也從中展現出交流的自信,反觀臺灣卻是躊躇不前,譬如日前大陸9省37名官員最終無緣來臺參加夏季旅展即是明顯例子。其實面對大陸官員或涉臺系統人士前仆後繼而來,對臺灣來說,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放開心胸,絕非拒人門外。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定調今年是兩岸大交流主軸,大陸各地方政府、臺辦系統,抑或是學術交流團一改過去低調作風,全員動起來,希望能赴臺交流,活絡兩岸低迷氛圍。

或許是兩岸官方「隔絕」已久,面對大陸當前熱情如火的態度,臺灣反倒成爲一位「冰山美人」,把對岸官員拒之於千里之外。原本欲參加夏季旅展的陸方37名官員,全數遭我聯審會議駁回,形同潑了一盆冷水。

陸方官員絡繹不絕赴臺交流,有人會批評是來臺統戰、認知作戰,但自詡民主開放的臺灣,某種程度反而更應張開雙手,歡迎大陸各界人士來臺。這一來是彰顯臺灣自身的自信,二來反而可以讓對岸官員感受完全不同大陸政治體制的政治生態,這不正是臺灣一直引以爲傲的民主韌性嗎?

以此次陸生團來臺的成果來看,陸生透過跟臺灣各大學生交流,親身感受臺灣校園的自由開放,也透過電視目睹716凱道遊行,讓他們親身感受兩岸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面對大陸,臺灣不可能永遠相應不理,一個更好的做法,反而是以自身的民主軟實力,去接納、包容每位踏上臺灣土地的大陸官員和民衆,這對民進黨政府來說,不失爲一件好事,甚至還可以此向外界大聲表明,即使民進黨執政,兩岸一樣馬照跑、舞照跳,交流仍可持續。

「人間有善惡、色彩有黑白」,面對未來更多的兩岸交流活動,如何拋棄「只看負面」的偏見,是臺灣必須學習的課題,也將是臺灣面對大陸「統戰」時的最佳抵禦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