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勝男子“馴化”出雞樅,獲2項國家專利!未來,低價就能吃雞樅
雞樅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譽,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廣受消費者喜愛。但雞樅菌很嬌貴,且採摘週期短,加之數量稀少,因此價格較高,個頭較大的價格更高。面對高昂價格,不少想品嚐美味的人,只能望菌興嘆。
現如今,在麗江,雞樅已被“馴服”,人工仿生雞樅不但被種了出來,還發展成了產業。永勝人李俊才,就是麗江仿生雞樅種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他的帶領下,永勝長坪山上的雞樅菌,已發展到上千畝的規模。
李俊才
而隨着這一產業的發展,未來,百姓低價吃雞樅,將不再是夢!
時值冬季,仿生人工雞樅菌已結束採摘期,而林下食用菌仿生黑松露正值採挖季。上月底剛剛從騰衝仿生雞樅種植現場趕回來的李俊才,再次投入到試驗仿生黑松露的採挖中。
黑松露
從2014年流轉1500畝林地,到2019年嘗試種植,李俊才精心培育的仿生雞樅菌不但種植成功,而且已經發展成了規模,“我們基地裡大概有2100畝,就是在長坪山這個林下食用菌產業園,加上麗江市內其他地方種植的,總的應該有2200畝。”
李俊才的人工仿生雞樅培育基地位於永勝縣永北鎮與三川鎮交界處,距永勝縣城17公里,山頂可俯瞰三川鎮和永北鎮全貌。基地平坦開闊、松林成片,是適宜野生菌生長的好地方。
近年來,在麗江市、永勝縣兩級推動下,林下食用菌成爲永勝縣重點打造的“一縣一業”產業,長坪山也成爲當地林下食用菌的主產區。
今年六七月間,雞樅菌上市,不少人慕名到基地體驗採摘雞樅、品嚐美味。“市場行情還不錯,我們現在主打的是體驗式採摘,今年大概接待了兩千多人,主要是基地的雞樅不夠採呀!”李俊才介紹,基地從7月20日開園接待,一直火熱到9月底雞樅採摘結束,吸引了不少人前去。
體驗採摘人羣
雞樅存在歷史悠久,這些年來隨着野生雞樅菌人爲採摘過度,數量急劇下降,從而催生了人工馴化。
通過不斷探索,人們發現了雞樅與白蟻共生的秘密。在每一窩雞樅菌下面,必然會連接着一個“白蟻王朝”。如果人工去養殖白蟻蟻巢,也就能實現養出雞樅菌的可能。
李俊才培育仿生雞樅菌,也從養殖帶有雞樅菌白蟻蟻巢開始,等到成熟後進行種植,隨後經過大自然的選擇,長成成熟的雞樅菌。
發展至今,李俊才的公司已經打造出了一條雞樅菌培養生產線,大約一年能產出20萬個菌種,“通俗來說就是20萬個雞樅窩,按每畝33個雞樅窩計算,可滿足5000畝的需要。”
李俊才和同事
人工培育雞樅菌成功後,李俊才就在麗江範圍內尋找適宜種植的區域。經過近幾年考察、試驗,他發現,除了地理位置特殊的長坪山之外,麗江僅有河谷區域的七河、石鼓、金江與程海等低海拔區域適合。“長坪山海拔在2400米以上,這個數字其實不適合的,但由於長坪山受到賓川、程海的乾熱河谷暖風影響,所以我們基地可以種出來。”
2023年,李俊纔在貴州興義、晴隆找適合種植的區域。再後來,發現雲南騰衝、德宏、瑞麗、龍陵等地也可以種植。今年又在四川眉山仁壽,涼山州會東、會理、德昌、普格和攀枝花等地進行種植。“當前的趨勢就是‘牆內栽花牆外香’!”李俊才統計,從他們公司拿到菌種進行種植的,整個西南片區加起來大概有3000畝。
提到自己的事業,在李俊纔看來,有一定的偶然性。
2014年以前,李俊纔在上海打拼,是個小包工頭。後來由於家裡老人年紀大,他決定回麗江發展,曾在金山汽貿城做汽修。在此期間,他用手裡的積蓄,流轉了1500畝林地。
2017年,他回到永勝老家,開始打理流轉來的土地,原本他想搞魔芋,“當時我就是準備在基地裡修一段路,大概4公里長,沒想到修路過程中,與一個‘偶然’不期而遇。”
那時是五六月份,氣候溼潤,李俊纔在推土機挖上來的土裡看到了白蟻窩。“當時我猜測可能是白蟻和雞樅共生的窩,因爲這個基地之前也有人採到過野生雞樅菌。”到第二年,李俊纔再去看那個白蟻窩,發現土裡已經發育好了雞樅窩,雞樅窩底下是蟻巢,“這也就驗證了我的猜測,野生雞樅與白蟻是宿主關係,導致有野生的雞樅窩出來。”
白蟻窩
後來,李俊才嘗試着採集婚飛蟻進行室內培育,“培養成型後,我就在基地裡挖了九個坑種下去,最後存活了七個。”到2019年採摘季,這七個坑裡面有兩個坑採到了雞樅,“出來不多,也就一兩朵,採到兩斤七兩。我覺得這個東西是可行的,第二年就開始小規模地做了。”
再後來,李俊才通過短視頻平臺,發現文山州廣南縣的魯之剛已經初步掌握了技術,他決定將魯之剛請到麗江來。“一開始我是在視頻後臺私信他,但他可能忙一直沒理我。後來正好我有親戚在文山,我去做客,就趁機去拜訪魯老師。”見面之後,兩人暢聊了一番,發現彼此談得攏,李俊才便動員魯之剛辭職到麗江共同種植仿生雞樅。
從2020年開始,李俊才這個基地正式開始大規模培育雞樅菌種,開啓仿生種植。在此期間,他們合夥成立了公司,並與省級科研院所合作,取得了兩項國家專利。
雞樅菌與白蟻是共生體,白蟻爲何幫助雞樅生長?
雞樅菌菌種是白蟻腸道中未消化的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白蟻遷飛到新的地點,建築新巢體的同時給新巢體接上了菌種。最初的菌絲在白蟻巢內大量生長,產生小白球狀的菌絲體,白蟻喜歡吃這些營養豐富的小白球,繁殖壯大成一個有數百萬的大羣體。
雞樅和白蟻窩
春天來臨、雷雨過後,白蟻蟻巢上方的土壤含水量增大,形成適當的溫差、溼差和氣壓差,巢體就會形成原基,原基長高形成假根,假根穿過巢體上方空間,生長的土壤中含水量適宜,假根很快長出土面形成菌柄,菌柄頂端形成菌蓋。每年的5月至10月,採摘雞樅菌時,只要人爲不破壞蟻巢,不擾動、驚嚇白蟻,一個蟻巢可以連續出菇4至5批次。在乾重不到100克的蟻巢體上,可採集到500克以上的鮮菇。
野生雞樅菌的外界天敵和干預很多,蜘蛛、螞蟻等都是天敵,再遇到不適宜的氣候等,雞樅窩可能從一開始就已經凋亡。據公開報道顯示,野外雞樅菌從菌絲到子實體,成功率不到萬分之五。
雞樅和白蟻窩
人工培育雞樅菌的難點在於培育出原始蟻王蟻后,蟻后要能成功產卵,孵化出第一代小工蟻,並在人工接種情況下形成帶有雞樅菌種的菌巢。其次,人工飼料要能滿足白蟻菌巢生長,溫、溼度得當。菌巢上要能形成雞樅菌的原基,能正常生長,並形成子實體。最後纔是將培育好帶有菌巢的白蟻巢放到野外迴歸種植,種植2~3年後開始催菇。
李俊才介紹,目前,雞樅菌種的傳播是通過兩個方式進行。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個平行傳播,但兩種自然傳播的方法成功率都很低,通過人工接菌後,大大提高了雞樅菌的出菇率。“實驗來看,成功率能從萬分之五提升到85%左右。”
儘管不少公開報道中專家表示,已經實現人工干預的野生菌品種與野生採摘的同品種菌子相比,在外觀、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並無太大差別,但相信還有不少人對此還是持有懷疑態度。
對此,李俊才說,自己沒法自說自話,“我只能邀請你來基地品嚐,讓消費者自己來說。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品嚐過的你,而不是我。”
李俊才
儘管已經發展成產業,種植範圍也已走出麗江,邁向西南片區,但李俊才的公司也才寥寥數人,他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培育和科研方面。
“我們基地基本上是集中用工。從每年5月20日前後開始,一直到9月底,高峰期用人在400個左右。”工人都是以當地農戶爲主,400人的用工最多的時候可以持續幾十天,其他時段,最少也是在十五六人,“帶動當地人致富,是最良性的發展路徑。”李俊才說。
李俊纔對未來的規劃很清晰,他計劃着要控制基地產能,確保產業良性發展,“我們要走上收購加工這條路,就是從農戶手裡回收,幫助鼓勵農戶參與進來。”
“雞樅出雲南,生沙地間,高腳傘頭,土人採烘寄遠……”《本草綱目》中對雞樅有明確記述,這也爲李俊才團隊未來的計劃提供了方向。他表示,未來,公司會邀請成都中醫藥大學一起合作,請科研院所探索雞樅的藥理結構,“看看雞樅裡面有哪些成分是對人體有益。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開發出很多保健品甚至藥品。”
仿生雞樅種植已經成爲李俊才的事業。他認爲,這一發展離不開當地支持。
“永勝縣委、縣政府定調要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作爲永勝縣‘一縣一業’以來,從政策、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持。”在李俊才發力做仿生雞樅時,當地政府爲基地通了電,解決了長達36公里的水管問題,並在短時間內架設了信號塔。“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今年,市、縣兩級林草部門實施的防火通道項目建設將我們基地所有的路都打通了,三通工作基本建設完成。我覺得現在是沒什麼障礙了,就等着甩開膀子幹就行了。”
永勝縣具有發展林下經濟的天然優勢,作爲雲南省野生菌主產區之一,有着“中國松露美食之鄉”美譽,也是雲南野生食用菌保育及供應基地縣、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縣。
永勝長坪山林下食用菌
將林下食用菌確定爲“一縣一業”重點產業以來,永勝縣制定出臺了《永勝縣培育壯大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野生菌繁育保護、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質、擴大栽培食用菌規模、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等四個方面,提出“建設一個現代化栽培示範園、一批林下仿生種植園、一個精深加工產業園,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產業佈局。
2023年,永勝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在長坪山上舉行。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省農科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永勝縣整合農業、林業、科技系統及企業資源,成立的“科技小院”也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着積極作用。
圍繞“一山”做文章,符合麗江打造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的時代命題,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永勝長坪山林下食用菌
永勝縣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永勝縣大力發展以林下食用菌爲主的林下經濟產業,林下經濟產業基地達到了45.48萬畝,年產值突破了10億元。通過推進長坪山林下食用菌一、三產業融合發展,在開展基地林下食用菌仿生種植和培育的同時,同步開展森林康養、休閒採摘、餐飲服務等一條龍經營活動,以示範引領做好林下經濟大文章,把林業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