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縣曲白鄉:漿坑生態稻,豐收新畫卷!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近日,走進曲白鄉漿坑村生態水稻基地,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映入眼簾。水稻已進入成熟收割期,金黃色的稻浪隨風起伏,宛如一片浩瀚的金色海洋。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訴說着豐收的喜悅。

在這片金色的海洋中,漿坑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民們一道忙碌着。他們彎着腰,揮舞着鐮刀,熟練地割下一束束飽滿的稻穗。汗水順着他們的臉頰滑落,但他們的臉上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割下的稻穗被迅速搬運、裝車,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俗話說,好山好水出好米。曲白鄉漿坑村位於羅霄山脈南端,這裡風光秀麗、景色優美。豐富的水資源,清澈甘甜可口,且水體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礦物質。肥沃的土質,含有豐富的碳酸鈣、碳酸鎂等多種有機質以及硒、鈉、鉀、鐵、鈣、鎂等礦物質,有機質含量高,爲水稻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爲了保證大米的質量,生態水稻基地堅持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無污染、純綠色的種植方式。這樣孕育出的生態大米具有“顆粒飽滿、米質優良、口感好”的特點。質地堅硬的米粒,色澤光亮,宛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煮成的米飯筋道有嚼勁,米粥黏糯,香氣濃郁,回味微甜,讓人回味無窮。

“從選種、種植、管理到收儲、加工,我們用自己的田地,自己的工廠,全程做好質量把關,不讓生態食品成爲一句口號,而是成爲消費者可以在餐桌上放心食用的天然美味。”漿坑村黨支部書記袁小忠自豪地介紹道。在他的帶領下,漿坑村始終堅持生態種植的理念,致力於爲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的大米。

近年來,曲白鄉漿坑村立足實際,以鄉村振興爲抓手,按照“支部引路、民主決策、羣衆積極參與”的工作思路,採取“支部+合作社+市場+基地+農戶”的組織方式,廣泛發動羣衆參與生態稻米種植,提升生態大米市場經濟效益,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讓更多農戶共享“生態生金”“綠色生金”的發展成果。

來源:醉美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