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貴又難搶的兒童套餐,中年人買瘋了

作者 | Que

題圖 | 《請回答1988》

《奇葩說》曾經有一期的辯題是:“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都是假的?”乍一看,這似乎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因爲無論孩子們是否相信童話,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都會得出自己的答案。

童話故事塑造了我們對世界最初的印象,是許多人美好記憶的來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些故事也爲他們提供了情感支持。

長大後,人人都要面臨現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學會理智、冷靜地分析利害,代價是不得不拋棄一部分美好和純真。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真正需要童話的或許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

事實上,這樣的猜測早已被證實。成年人對童話和卡通形象的鐘愛不亞於孩子。走進全世界的主題公園,玩得最起勁的往往不是已經累壞的孩子們,而是爲了找回童年的快樂而衝鋒陷陣的成年人。

與之相似,迪士尼推出的動畫長片也不是孩子們的專屬,成年人心中的烏托邦藉由劇情化爲實景。

《瘋狂動物城》通過擬人化的動物角色,展現了複雜的社會問題和人際關係。影片中的角色,如主人公朱迪和她的大塊頭同事們、行動緩慢的樹懶閃電、暗藏鋒芒的山羊小姐,這些卡通形象都像極了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2023年7月24日,廣州。人們在商場的玲娜貝兒展臺拍照打卡。(圖/高菲)

這種現實與幻想的結合,使得成年人在其中獲得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和啓迪。動畫片通過童話式的美好結局,讓我們再次相信善意的力量,看到尊重多元文化的意義,重拾對純真的嚮往。

從這個角度來看,“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都是假的?”或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成年人應該保衛自己的童心,童話纔有可能成爲真的。

到底誰纔是兒童套餐真正的受衆?

最先發現成年人童心未泯的或許是那些精通營銷的商業奇才,畢竟“販賣童心”的營銷策略顯然已突破了單純的兒童市場,觸達那些心懷童真的成年人。

快餐品牌與動漫IP聯名已經是不成文的約定。麥當勞的兒童套餐向來有玩具贈送,最期待六一兒童節的除了那些真正需要過節的孩子,還有一大批期待着新一季贈品的成年人,他們纔是兒童套餐的消費主力軍。

2024年,麥當勞推出了與Hello Kitty的聯名套餐。Hello Kitty的經典卡通形象不僅吸引了孩子們,成年消費者更是對其勢在必得。爲了迎合後者,中國港澳地區的麥當勞甚至推出了Hello Kitty聯名款麻將。

肯德基則攜手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寶可夢,推出了一系列聯名產品。作爲現象級動漫IP,寶可夢在如今的孩子們眼中稍顯陌生,但對於80後、90後來說,皮卡丘、傑尼龜、噴火龍是他們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

(圖/《寶可夢:皮卡丘和可可的冒險》)

通過推出寶可夢玩具和主題餐品,肯德基成功地吸引了大批成年粉絲,使他們願意爲了情懷和回憶而走進肯德基。

必勝客與三麗鷗合作推出的限定玩具也別出心裁:可以變色的Hello Kitty音樂盒、布丁狗泡泡機、帕恰狗餐具等實用性和趣味性兼具的產品在必勝客門店裡一物難求,還因爲太搶手,在二手平臺上被炒出高價。

(圖/《Hello Kitty與朋友們》)

通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成年人對於童趣事物的喜愛遠遠超出表面的消費行爲。

在這種喜愛背後蘊藏着深刻的心理動因,是對童年情感記憶的懷念和對簡單快樂生活的追求。這種追求不僅是一種情感需求,更是一種尋找內心安慰和穩定的方式。

對此,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提出的“過渡性客體”理論或許能提供一種解釋方向。

該理論認爲,毛絨玩具等物品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充當了情感的過渡對象,爲孩子提供了安全感。

孩子長大後,這種依戀仍然不會完全消退,成年人會通過收藏和使用這些物品來尋求情感上的滿足和安全感。

受益於“童心”的生意經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指出,人們在成年期常常會回顧自己的過去,尤其是童年時期的快樂和安全感。

這種懷舊心理驅動成年人通過與童年相關的物品和活動來重新體驗那種無憂無慮的感覺。

2024年4月15日,海南海口。人們在消博會的泡泡瑪特展臺選購玩具。(圖/IC)

這種懷舊不僅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還增強了心理上的歸屬感和自我認同。

這些心理因素不僅解釋了成年人的“幼稚”行爲,還催生出巨大的經濟市場。

以“童心”爲名的生意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樂高自1958年推出“自動組裝積木”以來,以其多樣的拼插玩法和無限的創造可能性,成爲無數孩子的創造力啓蒙,也是很多成年人珍愛的收藏品,常有人爲了拼起一組大型樂高積木而廢寢忘食。

近年來,樂高不僅推出了與《星球大戰》《老友記》《哈利·波特》等知名IP的合作款,更開設了主題公園,爲樂高愛好者們提供全方位的沉浸式體驗。

作爲全球聞名的主題公園,迪士尼以其夢幻的氛圍吸引了無數遊客。迪士尼樂園的成功在於它能夠喚起人們的童心和對純真的渴望。

(圖/unsplash)

童話故事和神話傳說中的原型形象深深植根於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我們會不知不覺地被其深深吸引。

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後,玲娜貝兒一度成爲互聯網上的“頭號網紅”。迪士尼樂園不僅是兒童的樂園,更是成年人喚醒童年記憶、找尋童心的聖地。

園內從卡通人物的互動到精彩紛呈的遊行活動都追求細節完美,以確保每一位遊客都能沉浸在被精心設計過的童話世界中。

毛絨玩具品牌Jellycat於1999年誕生於英國倫敦,品牌最初的定位是兒童安撫玩具。

(圖/unsplash)

在中國市場上,Jellycat究竟安撫了多少兒童,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互聯網上的流行程度來看,這些製作精良的毛絨玩具,更多的是安撫了當代年輕人緊繃的神經。

他們在互聯網上曬出自己收藏的Jellycat玩具,分享“育兒”經驗。電商平臺上,該品牌的熱門產品賣到脫銷,線下店鋪則永遠大排長龍。

泡泡瑪特憑藉“抽盲盒”這一獨特的營銷策略,迅速在潮玩市場中崛起,成爲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幾乎每個人的身邊都有朋友是“泡泡瑪特症候羣”中的一員,這類人羣的典型表現是遇到泡泡瑪特門店就要鑽進去,去任何城市都要抽幾個盲盒,對品牌的新品如數家珍,深入當地置換羣……

他們享受拆盲盒的驚喜,這種體驗帶來了持續的心理滿足感。

泡泡瑪特通過與知名藝術家和設計師合作,不斷推出新穎的產品系列,維持了品牌的吸引力。

無論是樂高、Jellycat、泡泡瑪特還是迪士尼樂園,這些以“童心”爲名的生意,都抓住了成年人內心深處對童年的留戀。

這不僅給品牌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也爲無數成年人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滿足。可以說,“童心”不僅是孩子們的專屬,更擊中了成年人心中的柔軟區域。

這些品牌通過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創造了一個個成功的商業故事。隨着消費者對心理滿足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守護童心”爲賣點的品牌仍然會層出不窮。

kidult:對孩子來說太幼稚,

對大人來說剛剛好

“kidult”由“kid”(兒童)和“adult”(成人)兩個單詞合併而成。這一概念最初出現的時間和場景衆說紛紜,較爲準確的說法是:

“kidult”一詞大約誕生於千禧年前後的歐美國家,它最早被用於描述那些年齡已屆成人,但仍保留着兒童般興趣和行爲的成年人。

(圖/《請回答1988》)

由於現代社會正處在快速變化和轉型的過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kidult成爲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

然而隨着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現代兒童面臨着前所未有的信息氾濫,微博、微信、抖音、小紅書……數不清的社交平臺上都出現了兒童的身影。

過早地接觸成人世界的信息,加速了當今的孩子們進入成人角色的進程,“小孩哥”和“小孩姐”聽起來像是成年人對早慧的孩子們的調侃,然而這種“成熟化”並非全是積極的。

至少,它違背了某種天性,讓成人心理的低齡化和兒童心理的成熟化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

(圖/《小捨得》)

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作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探討了成年人行爲中常見的幼稚現象。他認爲,童年不僅是生物性的概念,更是社會性的概念,是文化的產物。

不僅是對孩童時期的留戀,對青春的懷舊也是kidult的一種表現形式。

我們常常在生活中觀察到這樣一羣人:他們似乎生活在永無止境的青春期裡,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處,不主動承擔責任甚至懼怕責任本身。他們很少主動成長,甚至將可能帶來成長機會的外界因素視作威脅。

波茲曼指出,這一現象部分源自現代社會對未成年人時期的過度浪漫化和人們對成年人責任的恐懼。

成人與兒童都應當保衛他們的童心。對成年人而言,保有一顆赤子之心是一種財富,它使我們能夠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能提醒我們對世界保持開放的態度。

(圖/《請回答1988》)

這種童心的保留應當是一種健康的“逃避”,而不是徹底地退避和遁入虛無。

保衛兒童的童心更多的是成年人的責任,是應當保護兒童的天真無邪和對自然的好奇心,讓他們免於過早地受到複雜的成人世界的侵襲,在探索世界和自我時感到自由和安全。

當然,這也不應妨礙兒童逐步學習責任感和適應社會期待的必要性。保衛童心不意味着放棄成熟或逃避責任,真正的挑戰是找到享受童真樂趣和承擔成年責任之間的平衡。

運營:鹿子芮;排版:陳倚

封面:《請回答1988》

本文首發於《新週刊》第660期《保衛兒童》

原標題:《保衛童心:只顧做一個理智的成年人是可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