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光金、臺新金或中信金持股怎麼應對? 專家:跟誰成局對整體金融環境良性看待

臺股示意圖。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8月22日,臺新金與新光金宣佈換股合併,以臺新金爲存續主體;8月23日,中信金隨即宣佈以每股14.55元的價格收購新光金,收購比例提升至51%,企圖一舉取得新光金過半股權。

手上如果有新光金、臺新金或中信金持股,究竟該如何應對?

金融業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出現二搶一局面時,情況更難以逆料,也許會出現雙方都吃不下新光金的結局也未可知。2021年,國票金與安泰銀雙方董事會通過合併案,但在國票金大股東強力反對之下,合併案最終破局。臺新金與新光金雙方董事會雖已通過合併,但中信金開出更好的收購條件,「新新並」能否成局還未可知。

新光金做爲待嫁新娘,股價利多大漲,今年迄今已大漲約43.9%。如果版主持有新光金,會趁這一波大漲獲利出場。今年新光金股價漲勢剽悍,部分原因是併購刺激,如果最終併購失敗,股價或許會打回原形。如果併購成功,手上新光金股票可能會轉換成臺新金或中信金股票,版主寧可此時伺機賣出新光金,然後直接從市場買進臺新金或中信金股票。先收回現金,可以減少很多不確定性。

如果持有臺新金或中信金股票,版主會選擇照原本的存股計劃執行。平常有定期買進臺新金或中信金股票的版友,沒必要爲了併購案打壞存股計劃,畢竟兩家金控的經營績效都還不錯,配息狀況也很好。非常多投資人擔心新光金會成爲拖油瓶,思考着一旦併購案成局,就要賣掉臺新金或中信金。版主是認爲不用急,如果新光金真的那麼差,臺新金與中信金何必自討苦吃。如果併購案成局,再觀察個一兩年纔是上策。

如果合併綜效能發揮,對臺新金或中信金絕對是大補丸。版主持有臺新金已超過8年(2020年起不再買進,資金全數投入ETF),除非經營績效出現崩壞,否則大致上就是放着領息,未來或許會賣掉轉進ETF,但那也會是很多年以後的事了(也許退休後纔會賣吧)。

關於併購案,如果成局,不論對臺新金、中信金、或整體金融環境,版主是良性看待。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文內容已獲 存股方程式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