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電視臺停播,從開播到停播歷經38年,網友:懷念大鍋蓋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中華網】【人民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爲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2024年11月1日,吉林吉化電視臺發佈正式公告宣佈停播。

陪伴了大家38年的老牌電視臺,如今也不得不結束它的使命。

近些年來已經陸續有很多電視臺停播了,光是今年就有超過10家地方電視臺接連停播整合。

不過電視臺雖然停播了,吉化官方卻也宣稱“這不是告別,而是生長。”

吉化融媒發文稱今後記錄吉化的方式將會更加靈活、生動和廣泛,傳播手段也更迅速和深入。

結果看到最後才明白,簡單來講,就是電視臺關了,以後要轉型爲視頻技術形式。

這個擁有38年曆史的電視臺也終究沒有逃過被“淘汰”的命運。

遺憾之餘卻也並不意外,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迅速發展,電視這類傳統媒體的沒落似乎已成定勢。

一代人的記憶

與一衆地方電視臺不太一樣的是,吉化電視臺是吉林化學工業公司自辦的電視臺。

起初,電視臺是爲了更好地服務廠裡的工人們,給他們提供最新的新聞和科普生產知識。

隨着越來越受到工人的歡迎,電視臺也開始陸續增加更多有趣的節目,偶爾還會播放電視劇。

從1986年創辦以來,吉化電視臺逐漸成爲吉化人比較依賴和喜愛的媒體頻道。

那時候,電視作爲主流媒體平臺,幾乎是人們獲取信息最滿意的方式,收視率也屢創新高。

在當時信息相對還比較閉塞的時代,各大電視臺是爭奇鬥豔,爲了提高收視率煞費心思。

新聞可以讓尋常老百姓獲取到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的時事,打破地域空間限制,知曉天下事;

觀看電視劇、綜藝節目則成爲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娛樂環節,電視機前也充斥歡聲笑語;

甚至那個時候的公益廣告都能讓人看得津津有味,守在電視機前連廣告都不捨得錯過。

可以說,在傳統媒體發展最爲興盛的那些年,電視儼然是三大主流媒體之王。

後來隨着衛星鍋的出現和時興,百姓能看到的電視節目種類更多,花樣繁多。

電視的銷售量逐年大幅度增長,幾乎成爲家家戶戶必備的家用電器。

相應地,各大電視臺收視率也水漲船高,很多節目都創造過超過40%的高收視率紀錄。

不過類似於吉化電視臺這種稍具特殊性的地方電視臺,還是會以新聞播報爲主。

但當時代邁入二十一世紀,衛星鍋因爲信息安全以及安全隱患遭到整治,被禁止售賣安裝。

互聯網時代到來,信息傳播的渠道被拓展,不再侷限於電視、報紙和廣播。

很快,衛星鍋和電視就成爲了老一代人的回憶,傳統媒體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新媒體迅速崛起,電視逐漸“邊緣化”

隨着智能手機的出現和迅速更新,數字化的新媒體很快就將人們的注意力從傳統媒體轉移。

便捷的操作、極其快速的傳播速度、更多樣的呈現形式,從前需要守在電視前固定地接收單向輸出,而現在,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接收到各種信息,看劇也更加隨心。

從被動接收到主動選擇,信息傳播渠道增多的同時,人們也可以更加靈活地篩選。

2016年抖音橫空出世,短視頻隨即迅速成爲爆火的信息傳遞形式,直接引領媒體業大變革。

相較於耗費更多時間和精力的電視節目,短視頻更加省時省力卻能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

原本人們觀看電視就只是出於獲取信息和娛樂放鬆兩種目的,而現在這些都有了更好的方式。

越來越多具備信息傳播功能的應用軟件開發上線,電視的功能很快就被取代了。

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個性化、碎片化時間需求增漲,電視也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更具衝擊力的是,影視播放陣地也逐漸從電視轉移,網劇的流行讓電視顯得更加“多餘”了。

從前需要每週固定時間守在電視前才能看到想看的電視節目,現在隨時搜索即可觀看。

而想要獲取的新聞,也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應用軟件直接從官方公衆號即時獲取。

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日益被嚴重擠壓,可替代性越來越強,以至於到後來被“淘汰”。

與新媒體平臺日益暴漲的用戶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國電視綜合收視率的不斷下降。

2016年數據統計顯示還有70%。而到了2023年已經衰減到不足30%。

電視的銷量也日益衰減,從前電視是家庭剛需,現在卻成了“家裡最大的擺設”。

更多人購買電視只是覺得客廳太空,需要安裝一個電視進行裝飾,裝完後打開的次數寥寥。

爲了適應數字化網絡時代,電視也進行了技術革新,從老式電視發展爲智能電視。

但這一變革對於電視臺的收視率卻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

有網友總結得相當到位:如今的電視,老年人不會用,年輕人不看,學生不讓看。

原本是爲了迎合當代大衆的需求做出的革新,卻完美避開了所有羣體。

也難怪那麼多電視臺最終還是沒逃過被停播、整改的結局,電視也逐漸走向“邊緣化”。

仔細想來,除了新媒體的衝擊,電視臺本身是否也存在一定問題呢?

不可再固守傳統,當於變化中改革求生

如果現在打開電視,調到某個經典的地方衛視,你會發現,電視裡很可能放的是無聊的廣告。

這不是偶然,即便繼續等待,很可能依然是持續不斷的醫藥、保健品等廣告。

隨着電視收視率不斷下降,電視臺爲了維持儘可能平衡的收益,開始大量增加廣告投放時長。

從前是長時間電視節目間隙插播一段幾分鐘的廣告,現在卻成了長時間廣告裡穿插電視劇。

更讓人感到難以接受的是,如今連電視臺都要開會員看節目了,不想看廣告就只能開會員。

這似乎就是個惡性循環,顯得現在的很多電視臺爲了錢“不擇手段”了。

只是讓看電視都成了要分等級的舉措真的就是維持生存的唯一解決方案了嗎?

答案自然不是,因爲直到現在,對於看電視的需求也並非真的就完全沒有了。

吉化電視臺停播後,不少網友都表示“還是懷念那些年一起看劇的日子。”

傳統的電視臺並非已經完全失去了受衆,但如今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是要比從前更高的。

爲什麼現在會出現人們一邊懷念從前,一邊又不再願意打開電視的現象,關鍵就在於“質量”。

一直都有網友吐槽現在的很多電視節目遠不如從前的好看,但電視臺又不肯再花心思篩選。

因此想要在當下尋找新的出路,電視臺必然不能再固守傳統的模式,也不能一味依靠廣告和會員費只想着回收利益,更明智的做法應當是注重自身內容和節目質量的優化提升。

同時,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也並非是處於完全對立的局面,二者是可以互相借鑑完善的。

電視臺也可以吸收新技術,改變呈現模式,進行創新,優化整合可比直接淘汰要好得多。

一如吉化電視臺的停播,其實也是吉化本地媒體的一次創新嘗試,從電視技術轉向視頻技術。

不過這樣的方式是直接從傳統媒體轉向了新媒體,今後其他的電視臺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努力實現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