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東盟經貿合作再提速 深圳將拓展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等新產業合作空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歐雪 深圳報道
11月13日,2024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在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東盟中心與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大學、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共同承辦。
“粵港澳大灣區和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守望相助、合作共贏,互爲最大貿易伙伴。”深圳市副市長羅晃浩致辭稱。
目前,中國與東盟貿易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據商務部統計,2023年雙邊貿易額達9117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5年穩居東盟最大貿易伙伴的位置,而東盟也已連續4年成爲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現場集中籤約15個項目近300億元
羅晃浩表示,今年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實施的關鍵一年,深圳持續加強與東盟各地區在科技創新、經貿投資、文化旅遊、人才培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大力拓展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合作空間。
深圳海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東盟爲深圳第一大貿易伙伴,深圳對東盟進出口5740.9億元,同比增長32.3%。
在大會現場,主辦方發佈了2023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重大成果以及2023年大灣區—東盟經貿合作年度報告。
據介紹,2023年7月29日-30日,2023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在深圳前海成功舉辦,並舉行了大灣區—東盟國際商會聯盟、中國-東盟智庫合作伙伴成立儀式,發佈了《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倡議》。多家灣區企業與東盟達成投資貿易合作協議,貿易合同金額121億元人民幣。
論壇被納入國務院批覆的《前海規劃》,外交部將成立的大灣區-東盟國際商會聯盟和中國-東盟智庫合作伙伴,寫入外交部2023年中方推進“五大家園”建設進展重大成果。
論壇參與各方積極推動論壇中達成的貿易、投資項目落地。迄今爲止,推動貿易額超300億元,推動投資總額近50億元。
同時,大灣區—東盟商會聯盟參與各方舉辦各種考察、展覽、論壇共計50多次,“灣區研發+東盟生產+全球銷售”模式逐漸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天,現場還舉行了2024年大灣區-東盟經貿合作項目集中籤約儀式,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和東盟的企業、商會代表完成了15個項目的簽約,簽約金額共299.9億元。
大灣區與東盟之間有極強經濟互補性
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告訴記者,依託大灣區,可以有效地促進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及人文交流。
首先,地理優勢加強了大灣區與東盟之間的聯繫。馬來西亞新馬智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源向記者表示,馬來西亞與前海之間的飛行時間僅需三小時,彷彿短途旅行一般,令溝通非常方便。
並且,在產業方面,大灣區與東盟之間有極強的經濟互補性。大灣區擁有發達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在電子、汽車、通信、機械等領域具備優勢,東盟各國則以農業、礦產資源、能源、輕工業和消費品製造爲主。
王理宗認爲,東盟地區擁有低成本、豐富資源、社會穩定和優惠政策等優勢,可以爲中國產品和製造業提供拓展全球市場的重要平臺。
接下來,爲進一步推動大灣區與東盟經濟合作走深走實,大灣區有意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爲雙方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在開幕式現場,記者獲悉,2024大灣區—東盟留學支持計劃正式啓動。該計劃由前海倡議發起的大灣區-東盟留學支持,支持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發起設立“前海國際教育基金會”,進一步增強前海在促進國際交流中的作用,吸引更多海外傑出人才來深圳深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