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健”2025|專訪致同諮詢董慧慧:醫藥產業出清將持續至2025年中,部分創新藥企或遭淘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韓利明 上海報道
在過去的一年,席捲全球醫藥醫療投融資市場的寒冬仍處於深水區,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的階段性下行趨勢仍在持續,剩餘有限資金更多流向市場預期明確的項目,概念層面的技術創新不再能獲得專業資金甚至公衆投資者的追捧。
儘管如此,時至今日創新仍是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的核心主題,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仍未放棄奮力研發,並仍在努力說服各路資金入局。然而需要明確的是,對於創新的價值認知已出現了共識性轉變,即從追求極致的技術本身跳轉到對效率的求索。
根據致同諮詢行業洞察,國內融資規模來看,不太樂觀的信號顯示,對比 2020-2023 年國內醫療健康領域分別達到人民幣 2459 億元、2192 億元、1258 億元及 829 億元的規模來看,2024 年全年國內醫療健康融資金額有可能跌破百億美元。從上市地來看,在上市規則調整浪潮下,北交所、港交所正成爲新的 IPO 熱土,國內 Biotech 迴流港交所趨勢明顯,但估值過低仍導致上市艱難。
如此,醫藥行業需要一個明確且空間足夠大的主線凝聚資金力量,以形成顯著的趨勢性修復行情。2023 年最被熱議的“減重藥-多肽鏈”儘管加成了消費屬性,但顯然仍屬於相對細分領域,難以撬動足夠的行業規模。近期熱議的“生物製造”概念,由於國家政策的引領支持,及其涉及的醫藥行業細分領域龐雜(包括合成生物學、創新藥研發、基因合成技術、癌症治療、遺傳基因疾病治療、人造器官、納米機器人靶向治療等諸多方面,且大部分藥企和 CDMO 均具備一定的生物製造和合成生物學所需的相關發酵裝置和技術儲備),有望引領醫藥醫療行業整體在資本市場和產業端的復甦,但仍需觀察持續性。
2025年,醫藥市場何去何從?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致同諮詢生命科學與健康行業領導合夥人、致同諮詢融資與併購財務顧問服務合夥人董慧慧。
行業回暖跡象初顯
2024 年,隨着全球疫情的逐漸穩定,中國醫藥醫療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經歷了疫情的洗禮後,行業不僅在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上取得了顯著進步,還在創新藥物研發、醫療器械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等方面展現出強勁的活力。然而,隨着全球經濟的波動和國內政策的調整,醫藥醫療行業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作爲曾經最著名的逆週期行業,醫藥醫療行業整體上持續跑輸大盤,仍處於艱難的行業下行和修復週期。
《21世紀》:這幾年大家常用“寒冬”這樣的詞形容行業狀況,你認爲在經歷了前兩年的“寒冬”後,行業是否有望觸底反彈?
董慧慧:經過前兩年的行業寒冬,生物醫藥和創新藥行業的“寒冬”主要源於資本市場的低迷、監管政策的收緊,以及部分企業在研發投入和市場化進程中的過度擴張。然而,隨着市場逐漸恢復穩定,資本逐步迴流,政策環境有所鬆動,企業的資金壓力得到緩解。創新藥領域的技術突破和老百姓對高質量醫療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尤其是針對癌症、免疫、基因治療等方面的藥物,已爲行業復甦提供了支撐。我認爲行業有望在2025年及之後逐步觸底反彈,尤其是在技術創新加速、監管政策逐步完善的環境下,行業回暖的跡象已經初步顯現。
《21世紀》:針對目前的市場環境,你覺得創新藥企是否已經度過市場週期了?你覺得醫藥產業出清、度過市場週期大概需要多久?你有沒有一個預判?
董慧慧:中國的創新藥研發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並逐漸成熟的階段,尤其在抗腫瘤藥物、免疫藥物、以及生物類似藥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突破。然而,整體上仍然處於“爬坡”階段,需要更多時間和資本的投入。從市場週期來看,我認爲我們尚未完全度過週期的低谷期,尤其是在資本市場的環境還未完全回暖、一些未通過臨牀試驗的項目仍處於風口浪尖之時。預計整個醫藥產業的出清過程將持續到2025年中期,在此期間,一些創新藥企可能會面臨淘汰或整合。
《21世紀》:生物醫藥科技企業融資數量跟前兩年相比的情況如何?導致這一現象的背後原因主要有哪些?你認爲創新醫藥公司想要在當下偏冷的投融資大環境下生存,2025年或後續發展需要調整哪些思維方式和策略?
董慧慧:生物醫藥科技企業的融資數量較前兩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包括資本市場的低迷、投資者的謹慎態度,以及部分創新藥企的商業化進程尚未獲得市場認可。當前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者更注重企業的現金流、研發管線的成熟度以及監管批准的可能性,趨向理性投資。創新藥企如果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需要更多關注資金使用的效率,合理規劃研發投入,加強與國內外大藥企的合作,開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如戰略合作、股權融資等。此外,創新藥企應加強商業化能力的培養,避免單純依賴研發。
“出海”需制定適應性策略
2024年國產創新藥“出海”表現強勁。截至 2014 年12 月,已有超 30 款創新藥成功出海,更以十餘款創新藥超十億美元、其中五款總額超 20 億美元的“出海”金額引人注目,如恆瑞 GLP-1 許可美國 Hercules、默沙東獲得禮新在研 PD-1/VEGF 雙特導抗體全球獨家許可、諾華在中國接連三次與國產創新藥資產達成收購或獨家許可。“出海”模式中,NewCo模式正在走入業內視野,本土創新藥通過與海外資本合作成立新公司,實現產品快速國際化。
《21世紀》:這幾年,藥企們紛紛選擇“國際化出海”,但考慮到全球監管的差異性,公司如何考慮全球化佈局的推動?目前國內創新藥出海已成趨勢,您覺得要想成功闖關FDA,一個產品出海成功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董慧慧:藥企的國際化佈局,尤其是“出海”策略,需結合全球不同市場的監管要求。FDA、EMA等海外機構的嚴格監管,對創新藥企業構成了一定的挑戰。在推動全球化佈局時,企業需要評估自身產品的技術成熟度、臨牀數據的完整性以及國際市場需求。成功闖關FDA的要素包括:產品的獨特性和臨牀數據的創新性、具有市場潛力的治療領域、符合FDA監管要求的生產工藝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定價策略。此外,全球化出海還需要考慮到地方性市場的競爭格局和文化差異,制定適應性策略。
《21世紀》:過去一年,不少創新藥企的核心產品陸續獲得FDA、歐盟等批准,那麼,從您的角度和感受來看,目前出海環境如何?海外監管機構對藥品的大審查有哪些變化,會給中國創新藥帶來什麼影響?
董慧慧:過去一年,中國創新藥企的出海形勢相對樂觀,多個核心產品獲得了FDA和歐盟等國際機構的批准。這一趨勢表明,國內企業的研發水平和質量標準不斷提高,逐步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在海外監管機構方面,過去一年主要變化在於對數據質量和臨牀試驗的要求更加嚴格,同時審查週期有所縮短,效率提升。這一變化對中國創新藥企意味着更多的機遇與挑戰,企業不僅需要滿足國內監管要求,還要注重全球審評標準,做好數據的國際化準備。
《21世紀》:在“出海”模式層面,“NewCo”也爲生物製藥企業提供了一種創新的出海路徑。你如何看待這一模式的優勢?與其他模式相比,這一模式對藥企出海有怎樣的幫助?
董慧慧:“NewCo”模式爲生物製藥企業提供了一條較爲靈活的出海路徑,尤其對於中小型藥企而言,這一模式有助於分散風險並最大化資源效益。相比傳統模式,“NewCo”通常通過合資或獨立成立新公司,以便更高效地與國際市場接軌,同時避免國內外法規衝突。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它能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獲取國際投資並迅速調整戰略以應對全球競爭。
加強市場領導力
縱觀全球醫藥巨頭成長史,大多離不開外延併購手段。例如默沙東於2009年收購先靈葆雅獲得 K 藥(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在2016 年 K 藥有收入快速增長的預期後,默沙東的市值也穩步增長。海通證券研報分析,通過併購引入管線對市值的影響更多取決於該管線是否能爲企業帶來穩定的營收/EPS 端改善,以及交易的預期回報率。隨着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中國創新藥企被跨國藥企收購也已經逐漸演變成常態。
《21世紀》:在2023年底至今,跨國藥企與創新藥企在併購、收購和許可授權等方面動作頻頻,所以想請你站在跨國藥企的角度分析一下,跨國藥企在做出這樣的決策的時候一般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從金額方向和技術領域方面看,你覺得雙方都有什麼樣的預期?
董慧慧:跨國藥企在併購、收購和許可授權方面的決策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因素:一是拓展產品管線,特別是在創新藥領域,二是獲取具有高市場潛力的技術或平臺,三是加強在特定疾病領域的市場領導力。金額上,跨國藥企通常偏向大額併購以擴大市場份額,技術領域上,則側重於腫瘤、免疫、罕見病等領域,符合其長期發展戰略。雙方預期通常是跨國藥企希望通過併購獲得領先技術,而創新藥企則希望藉助跨國企業的資源加速市場拓展。
《21世紀》:也有人說,國內醫療醫藥併購短期內仍未成熟,國內還未開啓大藥企併購潮時代。你是怎麼看待這個觀點的?如果是你幫助MNC看項目,你有怎樣的建議?哪些項目和賽道值得2025乃至長期關注?
董慧慧:目前,國內醫療醫藥併購的確相對保守,主要因爲市場格局尚未完全穩定,且許多國內企業更注重自主研發。隨着創新藥研發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未來併購市場會逐漸成熟。從跨國藥企的角度來看,建議關注那些在腫瘤、免疫疾病、神經系統以及罕見病領域具有獨特競爭力的企業。此外,具備國際化潛力和創新技術平臺的企業將是跨國藥企併購的重點目標。
《21世紀》:創新藥企這兩年把更多精力放在BD合作上,這也使得部分biotech企業獲得了盈利。你如何看待BD帶來盈利這一模式的持久性?你覺得,在BD之外的在商業化迎來大考之際,Biotech如何突破挑戰成功進階biopharma?
董慧慧:BD(商業開發)合作的盈利模式確實爲許多生物科技企業提供了短期的資金支持和市場拓展機會,但這種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需要依賴於合作伙伴的選擇以及合作框架的建立。在創新藥企業面臨商業化壓力時,BD合作雖然能夠緩解資金困境,但若企業長期依賴外部合作,可能會影響其自主創新和市場控制力。因此,除BD合作外,創新藥企還需要在技術研發、產品商業化以及全球化佈局等方面做好準備。尤其在產品進入臨牀階段後,企業應早期制定清晰的市場策略,建設強大的銷售和營銷團隊,以便快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