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福田社區維繫傳統 集合里民制芋蔥粿

苑裡福田社區過去每逢年節或是婚嫁喜慶,就會聚集鄰里共作芋蔥粿。(謝明俊攝)

苑裡鎮向來是苗栗縣的米倉,在過去傳統農業社會中,農民在年節婚嫁喜慶時,都會一起製作芋蔥粿並供親友鄰人分食,成了許多民衆幼時溫馨回憶,在傳統鄉味逐漸失去的現代,苑裡鎮福田社區集合全里老少,齊聚一同作芋蔥粿,再讓大家分食一起回憶傳承過去的濃厚人情味。

苑裡鎮福田社區早在清朝就有漢族墾民進駐,舊名稱爲田寮,與平埔族的道卡斯族人隔鄰而居,互不侵擾,和平共存,後歷經日據至臺灣光復後,改名爲福田裡,以形容本地土地肥沃有如上天賜福之地。

福田社區長輩燃放竹筒砲以示熱鬧。(謝明俊攝)

福田社區長輩以竹子編成的米倉。(謝明俊攝)

舊時傳統的竹爐,象徵大家同吃一鍋飯。(謝明俊攝)

包括福田裡在內,苑裡鎮擁有大批良田,全都種植水稻,因此,苑裡鎮向來號稱是苗栗縣的米倉,所生產的稻米,產量及品質都是居苗栗之冠。

舊時農業社會,民間生活物質貧乏,因此,農村鄰里間常會以年節或是婚嫁喜慶,共同製作粿粄類食品,來凝聚鄉里情,像是部分客家莊農曆10月還太平福時製作新丁粄,苑裡地區製作的芋蔥粿,都是傳統活動代表。

苑裡盛產稻米及芋頭,事實上知名的大甲芋頭,有相當數量是產自苑裡,就如知名的大甲席一樣。因此,福田社區的芋蔥粿就利用這2項盛產的原料食材製成,再加入紅蔥頭製成的油蔥,拌上農家自制的蘿蔔乾,就成了簡單易作,人人愛吃的芋蔥粿。

苗栗縣長徐耀昌與民衆合作芋蔥。(謝明俊攝)

蒸好的芋蔥粿分給鄰里吃。(謝明俊攝)

隨着時代演進,鄰里齊聚一堂共制芋蔥粿的景況消失多年,讓許多有了年紀的苑裡人懷念不已,5年前,水保局臺中分局輔導福田社區農村再造計劃,社區內長輩齊聚商討選擇何種傳統文化活動來代表福田社區,多數長輩竟異口同聲地選擇製作芋蔥粿,由此才逐漸恢復製作芋蔥粿的傳統。

共作芋蔥粿的活動引起當地老少共鳴,苗栗縣長徐耀昌也慕名前來參加多屆,希望透過這項特殊的傳統文化活動,讓年輕輩瞭解傳承鄉里濃厚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