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噱頭?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 公司CEO 戴夫·巴斯祖克把“元宇宙”視爲電話通信以及互聯網時代後的下一個顛覆性的媒介。他曾這樣暢想:這一空間的顯著特徵是身份、社交、沉浸式體驗、低延遲通信、多元化、即時性、經濟系統以及文明共同存在。就像早年的信息高速公路一樣,“元宇宙”的早期願景很可能是對最終現實形式並不完美的描繪。人們至今仍在猜想它的形態以及第一個“殺手級應用”會是什麼。而更重要的是,在“元宇宙”的世界裡,誰來制定規則?

開啓今年上半年,Roblox 登陸資本市場,被認爲是“元宇宙”行業爆發的標誌性事件。業界將“社交+遊戲”定義爲“元宇宙”的奠基階段,是通往下一代互聯網世界的入口。通過開發一系列的獨立虛擬載體,將遊戲、社交以及內容融合,形成沉浸式的泛娛樂平臺。這是邁向“元宇宙”世界的第一步。2020 年年底,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 馬化騰首次拋出了對“元宇宙”的看法,認爲這是一個能夠“由實入虛,讓用戶以數字身份自由生活的全真互聯網世界”。騰訊遊戲副總裁劉銘向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論是與文化的深入結合,還是技術帶來的體驗升級,遊戲表現出對現實社會越來越強的模擬與交互,正在承載更多社會功能與服務,將在人類數字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據彭博近期預估,目前“元宇宙”全球市場規模大約爲8000 億美元,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巨頭開始關注與“元宇宙”相關的投資。知名投資公司Roundhill Investment 和投資人Matthew Ball 最近聯手設立了首個“元宇宙”ETF,硅谷和中國的科技企業家都被“元宇宙”的概念吸引。在Roblox 構建的“元宇宙”世界中,用戶不僅是遊戲玩家,也是創作者。玩家可以在其中創建自己的角色、建築物、公園甚至自定義遊戲模式。玩家還可以結識新朋友或邀請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加入他們的遊戲。有人將“元宇宙”視爲一個集體的虛擬共享空間,通過物理現實增強並始終保持在線。這個世界裡最吸引人的,是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這使得通過社交網絡和用戶生成的內容,能夠在在線和離線之間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繫。Roblox 目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遊戲內容生產平臺,平臺擁有2000 萬款遊戲和800 萬開發者,每日活躍用戶達到4210 萬人。這些用戶中,70%以上是5 至24 歲的“Z 世代”,他們平均每天在Roblox 的“元宇宙”裡花費超過150 分鐘。

實際產品很少投資界也在押注誰將成爲下一個Roblox。除了社交巨頭Facebook 和遊戲引擎公司Epic Games,一些之前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社交遊戲公司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字節跳動公司今年早些時候投資了一家對標Roblox 的中國“元宇宙”企業,視頻遊戲平臺“代碼乾坤”。後者基於自主研發的互動物理引擎技術系統,推出的用戶生產內容的創作平臺《重啓世界》被稱爲中國版Roblox,該平臺主打“青少年用戶生成內容”。根據數據提供商Crunchbase 提供數據,代碼乾坤此前已經獲得包括愉悅資本、北極光風投和真格基金在內的投資。但該遊戲的用戶規模還遠不及Roblox,該公司稱,其平臺去年擁有3400 多款遊戲和1800 名創作者。字節跳動公司也藉此項交易挑戰競爭對手騰訊,並希望在“元宇宙”用戶的爭奪中保持領先。騰訊公司是Roblox 的股東,並獲得了其在中國的發行權。此外,騰訊還擁有遊戲引擎公司Epic Games40%的股份,已經成爲國內“元宇宙”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廠。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的數據,去年中國遊戲玩家人數超過6.65 億,國內遊戲收入增長超過20%至2787 億元人民幣。受“元宇宙”概念推動,2019 年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本土遊戲公司赤子城科技近日股價暴漲。據公司半年報預告披露,赤子城上半年遊戲月活1560 萬,累計社交應用下載量2.54億次,遊戲下載量超過2 億。由於該公司的遊戲擁有強大的社交功能以及用戶生成內容的屬性,在年輕用戶羣體中較爲流行,也被視爲有望衝擊“元宇宙”的遊戲標的。據悉,遊戲公司莉莉絲內部也研發對標Roblox的用戶生產內容創作平臺“達芬奇”,通過虛擬空間中的遊戲創造用戶的沉浸式體驗。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元宇宙”的概念仍是一個“噱頭”。“很多遊戲公司都說自己在投資“元宇宙”,但至少到目前爲止,我們看到的實際產品仍然很少,大多數是企業的宣傳。”一位資深遊戲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便是Epic Games 的《堡壘之夜》,也只是展現了“ 元宇宙”世界的雛形。EpicGames 也已經宣佈融資10 億美元用來支持“元宇宙”的建設。

需漫長演變遊戲只是呈現和體驗“元宇宙”的衆多方式之一。隨着元界探索的深入、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資本的深度參與,“元宇宙”經濟的廣闊前景將進一步顯現,虛擬與現實的邊界將會進一步打破。上海科技大學信息與科學技術學院執行院長虞晶怡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元宇宙基礎設施的構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設計通信、硬件、軟件、計算視覺、光學等諸多複雜的學科,現在Facebook 信心滿滿,是因爲它擁有卡內基梅隆大學強大的視覺團隊,我們也希望搭建一個跨學科、跨平臺的團隊來支持元宇宙產品的開發,並構建一個元宇宙的生態系統。”虞晶怡同時表示,要築成“元宇宙”的世界將會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發工作。在一些研究人員看來,最初人們可以使用增強現實將“元宇宙”的方方面面投射到物理世界中,作爲一部分數字疊加層,並形成一個個孤立世界的“圍牆花園”,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待在哪個花園。對此,虞晶怡強調,“元宇宙”中除了技術載體以外,更重要的是交互功能。因此,“元宇宙”最終的實現形態,將包含一個緊密互聯的世界,其中一些部分完全由用戶控制,它們可以隨身攜帶個人數據,購買數字商品並獲得喜愛的服務。暢想未來,消費、金融、教育、工作以及生活服務等現實生活元素都有望轉向虛擬世界,而隨着各個賽道都融入“元宇宙”體系,虛擬和現實的邊界又將逐步打通,並且完全開放,屆時經濟系統自洽,並形成更加流暢的社交體驗,人類將真正進入到一個真假難辨的“後人類社會”,伴隨而來的是社會經濟甚至倫理問題。奧緯諮詢董事合夥人張君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疊加上人工智能的虛擬化身(數字分身)由於沒有生命制約,在一定程度上永久存在,會顛覆我們的商業模式,進一步改變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甚至倫理道德乃至法治體系,所以未來會出現‘主權元宇宙’等,其意義遠大於遊戲。”易凱資本近期發佈報告稱:“元宇宙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用戶身份及關係、沉浸感、實時性和全時性、多元化和經濟體系等,只有這些要素全部得到滿足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我們今天看到的只是一個處在哺乳期的元宇宙。”該機構認爲,長期來看“元宇宙”的核心在於多元化與經濟體系的形成;而未來的終局遠比人們想的複雜,最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在於政府監管和文明。“理想中的元宇宙應該是底層開放互通的平臺,無邊界,無國界,但距離終局顯然道路漫長。”易凱資本稱。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在近期的一場元宇宙產業論壇上表示,“元宇宙”將是“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一定不是公司制的,它不屬於任何一個平臺或公司,而是由無數箇中心化機構和無數個人共同參與構建的,應該是分佈式的、去中心的、自組織的。”肖風說道。業內認爲,“元宇宙”作爲互聯網公共空間,迫切需要行爲規則,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清結算平臺和價值傳遞機制,保障“元宇宙”的價值歸屬與運轉。Facebook 在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七年後,終於宣佈自己要做“元宇宙”的領導者,但它可能需要再等一段時間才能從這些投資中獲得回報。而蘋果這些公司尚未顯示自己征服“元宇宙”的雄心。“元宇宙”的發展仍處於啓蒙時期,但在它逐步構建的過程中,現實人類和虛擬人也正在形成新的社會關係和情感連接,生物信息技術的演變和社會文化倫理問題的演變交織前行,經濟學、社會學甚至哲學都會面臨着重大的挑戰。這些看似遙遠和虛無的問題,或許在當下就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