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深不知處:愛靜、愛瘦、愛冷的賈島

字數:1903,聆聽閱讀時間:約13分鐘

-有音頻,更精彩-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主播

棲桐

每個在動亂中毀滅的前夕都需要休息,而在這個前夕中,賈島的詩歌就格外值得拿出來品味。《唐才子傳》有言賈島詩歌:“此無異佛經,歸焚香拜之。”晚唐五代時期,學賈島的詩人數不勝數,在那個時代,不妨稱之爲賈島的時代。

當中老年人在忙着挽救風雨飄揚的大唐之時,年輕人反而躲在幽靜的角落裡安靜的作詩。沒有功名宦籍的年輕人,身上沒有對國家社會的崇高責任感,然而一個讀書人,在這樣一個時代,唯有作詩才能體現自我的價值,纔有希望實現士人的追求。賈島除卻是個詩人外,他還有一份僧人的身份,唐時儒釋道相互影響,在賈島這裡,形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外儒內佛的獨特氣質,使之在詩歌中成就了一番事業,也就有了賈島和他的使徒們。

在這個已經走上陌路的時代,賈島的詩歌中也蒙上了一層灰暗的顏色,讀之使人感到消極冷清。如“步隨青山影,坐學白骨塔。”,更或“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詩歌中的情調和這個時代的情調交相輝映,與每個在亂世中浮沉的時代相契合,就在這亂世之中,尋覓一份自我內心的歸屬。釋子的身份讓他能夠超脫於凡世間,所以他的詩歌不見孟郊筆下的“君有丈夫淚,泣人不泣身”的憤恨,也沒有白居易“人年少滿百,不得長歡樂”的悲傷,在他的筆下,彷彿就像是回憶往事,端詳一件失而復得的心愛之物,即使在荒涼的末世,仍然持有一分淡然。於是他格外愛深夜,格外喜歡寒冬,那些在深夜寒冬中傲然林立的鶴、石、冰雪,便成爲他最愛的意象。如:

雪晴晚望

依仗望晴雪,溪雲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鍾。

在這首詩中,他描繪了一副極爲冷峭美麗的冬日觀景臺。雪後天晴,遠遠地望去,溪水上面覆蓋着一層白雪,與天上白雲相映成趣,冰雪世界浩瀚無垠。遠方山崗上的枯草冒出絲絲縷縷的煙火,使遠處的山石松木都朦朦朧朧。而在這冰雪之間,卻有樵夫從高山上下來,在一片鐘聲之後,詩人也踏上了回寺的道路。這首詩歌中,能看出詩人對於冬日的喜愛和親切,更透漏出其中的平靜和超脫,使之具有賈島詩歌獨特的清冷感和禪意。於是就形成了那個愛靜、愛瘦、愛冷的賈島。他常常注視這個世界,偶爾也乍現即使暖意,卻也在其中夾雜了幾分悽清,末世唐朝的天空總有幾分陰翳。

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

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

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又如“蘆葦聲兼雨,芰荷香繞燈。”“舊房山雪在,春草岳陽生。”,暖意糅合着冷感,寒冬外又見春意。

在這個前進已是枉然的晚唐時期,聲嘶力竭的號角再過響亮也會讓人覺得疲憊。這個時候,賈島的詩歌就像是吹來一陣清新之風,一下子給文人們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在賈島的詩歌裡,我們可以獲得休息,讓我們在新王朝之中有力氣重振旗鼓,當感情和思想都睡去,用視覺去觀賞這片大地,他本真的色彩,最自然的表述,會給人巨大的力量,老莊之道、佛教思想,退一步海闊天空,另有一份歸屬。

聞一多先生說:“賈島不單單是晚唐五代的賈島,而是唐以後各時代共同的賈島。”在末世時,我們需要賈島的詩歌給予一份慰藉,也需要賈島的詩歌積蓄能量,雖然時代不同,但境遇中的人是相通的額,文學上的感情也是共通的,即使隔着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也能夠感同身受,當前進已是枉然的時候,讓感情和思想都休息,尋一清涼之所。當然,也有人認爲這是一種後退呢,或者換一種說法,這是一種無所作爲下的遁世。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每個朝代在動亂的前夕都需要休息,因而賈島的趨勢代代可見,特殊時代下賦予賈島的色彩,千百年來仍閃爍着獨特的魅力,欲進還休的魅力。

主播 | 棲桐

作者 | 和露

投稿 | wangyw1027@163.com

入羣學習 | 微信(15116151869)

圖片 | 來自花瓣網,如侵權立即刪除

文字內容 | 文章內容爲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