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新高!150萬億帶不動消費

前幾天,央行官網公佈了《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整體數據依然乏善可陳,我們看到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6.62萬億,其中住戶部門增加了11.85萬億。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如果對比八月份的數據,9月份單月人民幣存款增加了3.74萬億,光住戶存款就增加了2.2萬億,佔比接近六成。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網友調侃說,

月底一陣“瘋牛”,個個都說加倉、滿倉幹,結果你們又存了4萬億。

我國住戶部門存款餘額來到了149.71萬億元,逼近150萬億元。

“150萬億”,什麼概念呢?

要知道,

我們股市的規模也就80萬億左右;

2023年的GDP是126萬億元左右;

整個房地產的市值大概460萬億左右。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愛存錢,但這幾年每年大十幾萬億的增加,這增速像是做坐了火箭一樣。

看到這,有人說這樣來看,老百姓好像並“不太缺錢”嘛。

我記得,好像之前也有專家說“居民拿出1/3存款買房,經濟就可以恢復”。

實際情況,我們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去年12月份開始,整體增速一直在下降。

我們不禁要問,

爲什麼150萬億的存款帶不動消費?

老百姓手裡真的有錢嗎?

只講存款不講負債就是耍流氓。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發佈的《2023年度宏觀槓桿率》報告,中國宏觀槓桿率從2022年末的274.3%上升至287.8%。

關鍵是,中國企業負債率更是高達173%,居民部分的槓桿率64%左右。

企業和個人的負債過高,加上過去三年居民對不確定性和風險的認知發生了很大發化,企業減少投資、居民減少消費。

而且我們家庭資產裡,房產往往佔了大頭,佔比在70~80%左右。

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

中產把自己的大部分資產都鎖在了房子上,僞中產把自己的一輩子都套牢在了房子上。

而且,隨着房地產的掉頭,這些所謂的資產大幅縮水,但是負債是剛的。

同時,我們梳理近年來人民幣存款結構數據發現,在存款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住戶存款佔比不斷上升,從2016年的佔比39.7%上升約9個百分點,到2023年的48.2%,同時,非金融企業存款佔比由2016年的33.3%下降到27.7%。

住戶存款佔比上升,企業存款佔比下降,反映了什麼呢?

一方面,企業的收入回落了,利潤收縮了;另一方面,居民的購房、投資和消費增速放緩,防禦性儲蓄增加。

表面看,我國的居民存款是個十分龐大的數字。

按14.1億人口計算,我國居民人均存款提升至10.64萬元,戶均存款更是超過27萬。

說到人均存款,可能很多人就想罵街了,“不好意思又被平均了,又拖後腿了”。

現實是,這幾年大部分人的薪資別說增長了,不被裁員都已經很欣慰了。

這個我們從中金公司發佈的2023年中國財富報告,應該能看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這個圖應該展示的足夠清楚了,我就不展開說了。

我們整體財富羣體分佈情況的現狀是,金字塔頂尖的人羣掌握着更多財富,擁有更多社會資源,財富牢牢框定在“二八法則”之內。

只不過,這個二八法則不是20%的人掌握着80%的財富,而是2%的人掌握着80%的財富,萬分之六的人,掌握着30%的財富。

實際情況,並不是居民有錢不消費,而是真正有錢的人不願意消費,而想消費的人沒有錢。

對這些富裕人羣,他們的基本需求,包括吃穿住行遊基本上都得到滿足了,如果沒有新的需求點出現,他們的消費增長也會有限。

爲什麼我們的居民存款都已經接近150萬億,消費依然不足?

我之前說過,當下的現狀是:富人的消費是飽和的,窮人的消費是透支的。

一邊火焰,一邊海水。

財富分化、極化對整個宏觀經濟,消費、就業、投資等都是非常有害的。

財富的分化意味着社會流動的固化,普通人的上升渠道和空間越來越窄,機會越來越少,我想這纔是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最可怕也最不願面對的未來。

因爲財富高度集中,即資源高度集中,即資本累加方式的高度集中。

相比於老百姓沒錢花,更可怕的是年輕人喪失靠勞動獲得財富的動力。

我國民衆消費力弱,根本上是長期以來在分配製度上向資本方傾斜、壓低居民工資福利和收入,從而導致了嚴重的貧富分化,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到了少數富人階層手中。

近期的“就業優先指導意見”,其中有一條明確提出: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我之前反覆強調,中國富人的錢雖然很多,但他們的消費早已飽和,要想解決消費不足的問題,必須想辦法提高中下層人羣的收入水平,或者幫他們節約開支。

比如,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對於購置家電、傢俱、汽車等消費品的補貼,包括近期拉股市增加老百姓財產性收入都是很好的政策。

就是要想方設法提高居民的收入,降低居民的負擔,從而讓居民有更多的錢用於消費。

說到債務,從某種程度上它不會消失,只能稀釋和轉移。

當下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中央政府增加債務,把一部分地方政府、企業、居民的債務給背起來。

讓他們更有動力,更有能量去投資,去消費,這樣經濟才能重回良性增長循環。

我們看到近期的一些政策和信號,說明上面已經在高度關注這些問題。

比如,財政和央行的發力,地方債的置換等等。

而且,最近央行潘行長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方向從過去的更多偏向投資,轉向消費與投資並重,並更加重視消費。

這個表態是很重要的,以前我們一出問題基本就是從投資端,從供給側解決問題,不是說投資不重要了,而且現在要投資消費並重。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經濟的恢復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本出路還是在於想方設法提供更多的就業,提振經濟。

不用懷疑,這幾年我們會很快進入真正的低利率環境。

THE END

來源: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作者:老範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