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刻發生了》花創開展 藝術家隨時隨地在發聲
李德茂試圖循着帕洛瑪先生揭開的、走在海灘上的觀察與沈思,讓觀衆可以閱讀小說,也可以坐下來聽一場讀小說的聲音演出。(鄧博仁攝)
《在此刻發生了》藝術論壇與展覽,日前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11棟倉庫盛大開展,展期至8月6日止。(鄧博仁攝)
八年過後,曾經的過往「服貿」如今又因總統大選而浮現,馬立羣試着結合八年後的影像交疊,他以不同的視角重新觀看,或許存在的,只是過往的記憶,某種時代的標記。(藝術家提供)
藝術家李若玫的創作蘊含着與家人的深厚情感。(藝術家提供)
《在此刻發生了》藝術論壇與展覽,日前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11棟倉庫盛大開展,展期至8月6日止。《在此刻發生了 At This Moment》是一次機動性的藝術行動。對於加速度已經成爲常態的當代,本行動邀集了四場論壇及十多位藝術家作品,就像搭建了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基設設施,讓作品自由的表達。沒有繁複的論述、也沒有木作隔間,在花創的大倉庫裡,以一種快速布展的節奏,讓作品與空間直接發生對話和碰撞,以一種此時此刻的出現,迴應着加速度。
此次參展藝術家及作品共有,李德茂 / LEE Te-Mao《海浪、小石頭與帕洛瑪先生2023, Waves Small Stones and Mr. Palomar》、馬立羣 / MA Li-Chun《公器2023,Public Institution 2023》、鄧博仁 / TENG Po-Jen《回家的路, Way home》、張君慈 / Iris Chun-Tzu Chang 《調頻中:浮石電臺, Tuning: Pumice Radio》、王宥婷 / WANG Yu-Ting 《臺灣黃寶, Taiwan Yellow Mineral》、辛佩津 / HSIN Pei-Chin《小貓頭鷹, Little Owl》、李若玫 / LEE Jo-Mei 《-山清雲——時光.工寮.椰子葉Yi Shan Qing Yun - Workhouse Palm leaf Time Capsule》、黃迦 / HUANG Chia《無水之河, River Without Water》、陳琛 / CHEN Chen《輕功, Qinggong》、陳俊宇 / Ohau Chen《我不需要你的爆炸, lite I don’t need your explosionlite》、邱承宏 / CHIU Chen-Hung《阿魯 Arul》、湯明煦 / Szvet Tamás 《藝術健身房, ART GYM》、鄭先喻 / CHENG Hsien-Yu Machine 《The face of the machine of face.》、陳昱榮 / CHEN Yu-Jung 《未曾存在的痕跡 Traces That Never Existed》。
同時爲此次策展人也是參展藝術家的李德茂,在倉庫牆面上投影着海浪來回拍打的影片,並現場佈置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盞檯燈,桌上擺着幾張中英文文件,他試圖循着帕洛瑪先生揭開的、走在海灘上的觀察與沈思,讓觀衆可以閱讀小說,也可以坐下來聽一場讀小說的聲音演出。
同樣以聲音爲主要創作的陳琛,他以AI旁白網站的中文聲線選項「Mr .Chang」,張先生塑造一個的虛構角色,操着武俠小說的口吻,談論着一個關於另一世界的故事,並非來世、而是一個與現實並行的幻境,這個幻境就是透過敲打鍵盤及其他物件發出聲響,來呼應小說中的情節。透過這樣的說書人敘事,重新談論於虛擬數位介面中的身體感,並更着重在其中「沒有腳」的概念,並連結至武俠電影的輕功意象。
辛佩津《小貓頭鷹》作品結合繪畫與聲音,她總是從感覺的、材質的、形象的、表現的縫隙裡透露出心裡的聲音,不是經由描述解釋,而是透過感性經驗去觸及的一個純然的彼端。「也許 會聽到他的聲音 有可能 走走時會看到他的身影」她說:一切似乎在夢中,真實與虛擬之間。
2022春,黃迦到花蓮與臺東邊界處的阿美族部落收音錄影,並錄下他們的日常吟唱,搭配紀實錄像剪接成實驗性影像。這件作品既紀錄當代原住民的生活樣態,也是一件聲音作品,呈現原住民音樂家最草根原始的聲響。與臺東真柄部落的「馬格拉海的改硬」合作,並邀請主唱若琳擔任紀實錄像中的主角,讓音樂所搭配的影像從她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長出。在這個計劃裡,黃迦試着找到一種更真確的影像語言,爲原住民音樂文化建檔。
八年過後,曾經的過往「服貿」如今又因總統大選而浮現,馬立羣試着結合八年後的影像交疊,他以不同的視角重新觀看,或許存在的,只是過往的記憶,某種時代的標記。
「馬立羣做爲資深的媒體記者,深知媒體的主導權力。他採取個人行動創作的方式,脫離新聞共同體,擺脫集團的一致性操控,藉以保持個人觀點與作品獨立性。他於2015年發表的影像〈公器〉(Public Institution),以警察權力的行使做爲議題,將武裝警察驅趕佔據行政院的羣衆影像陌生化,完成看似新聞的形式,卻又迥異於新聞,接近於紀錄片或民族誌的影像。
另一方面,透過影像模糊與緩慢,以及聲音重複等的陌生化處理。讓讀者閱讀中斷,脫離既定的閱讀習慣,重新喚醒自身的觀看意識。
藉以解除讀者已經被訕動的情緒,脫離已經輸出的意識型態,在陌生訊息的情境下,重新組裝影像的判讀,保持閱讀的思考,將價值判斷的權力歸還給讀者。」鄭中信如此形容馬立羣這部《公器》影片。
藝術家絕不落後於科技,鄭先喻以爲機器的臉(機器是否需要類人的面容)一直是各個領域討論與研究的焦點,包括哲學、心理學和電腦科學。機器擁有面孔的想法也提出了關於知覺、身份和意識的本質,以及人類與技術之間的關係等問題。此次參展作品運用GPT-3模型與客制API進行串接兩組語言模型進行對話,這對話在展覽中從不終止,只要機器開着,對話就持續進行中。
陳昱榮《未曾存在的痕跡》透過現地,將過去不同地點所回收回來的材料重新拼貼組裝,透過一種行動式的身體裝配過程,以一種未知的狀態重新建構這些介於廢棄與半廢棄狀態的材料。藝術家希望透過一種身體與物件關係的中介,指涉至一種探討日常中的遊離與不可預測性,並藉由擴張這種知覺系統的交疊狀態,帶出我們對於生活中虛實關係的哲學思考。
藝術家李若玫的創作蘊含着與家人的深厚情感,不論是未曾謀面的太祖世代、或者是生命中親密相處的奶奶爺爺,她對於奶奶的身體經驗感同身受,從身體疼痛回溯勞動的生命故事,最後落在桔粉紅色的相思樹葉上,這是以植物染色的紙張創造出相思樹葉和人體皮膚的連結。
觀看這些植物擬態的創造,我們彷彿遊走在存在與消逝、死亡與延續、時間與生命的循環之中。李若玟試問植物是什麼?植物和你我有什麼樣的關係?植物是否可以成爲我們託付情感的對象、帶領我們趨近面對並無懼於死亡?本論壇場次將透過人類學家的廣角,與藝術家如葉般的脆弱與感性,「試問,植物是家人嗎?」
找尋自我,通常是藝術家用來與自我相處的最佳創作及提問的方式,同樣的以《回家的路》爲此次展出的鄧博仁,他透過攝影、繪畫、拼貼,沿着東海岸的山與海望着,試圖提問自己的根在哪裡?
《在此刻發生了》展出藝術家隨時隨地透過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想到的、質疑的、好奇的等等,用作品產生與自己、社會及生長土地的對話。
主辦單位 | 北角工作室、志哈克藝術實驗場
協辦單位 | 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花創園區
贊助單位 | 國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