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逍遙山水”中,看見人與自然兩情相悅
《蘭亭修禊》
"他的繪畫既傳承了中國古典繪畫的文脈,有着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又將傳統與當下貫通,迴應了時代對於中國畫創作的新命題;還爲觀衆瞭解中國歷史文化提供了精彩的視覺文本。" "海納百川 逍遙山水——顧平中國畫作品"日前在同濟大學博物館展出,顧平繪畫藝術研討會同期舉行,受到來自長三角的專家學者關注。
顧平是中國國家畫院山水所藝術家。他倡導"逍遙山水",創作理念上溯魏晉人文,旁及中外,追求與自然相契,以期達到精神上至美至樂的境界。其中國畫作品《竹林七賢》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蘭亭修禊》2021年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曾在多家博物館、美術館舉辦個人書畫展,執編《中國畫院史》、出版《中國古代宮廷畫院考略》等多部著作。
《春》
由何建華策展的本次展覽,展出了顧平近年創作的60餘幅作品,其中《蘭亭修禊》是他的代表作,傳神地描繪了王羲之當年蘭亭修禊的盛景 。其他如《愛蓮圖》《松下論道圖》也各具特色,展示了他所倡導的"逍遙山水"的藝術特色。
"大自然給予人不僅僅是物質,更有精神上的享受,常往青山,料青山如似我。"顧平說,他創作的"逍遙山水",敘述人與山水互動的情懷。人與自然兩情相悅,大自然一切物象都有其生命特徵,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是鮮活的,充滿情感的。人如水如石,草擬人有情,人坐如鐘站如鬆,玉樹臨風。
在策展人何建華看來,顧平作品有四個概念的疊加:一是"逍遙",二是"當代",三是"人物",四是"山水",尤其不能忽略的是"當代"。他的畫面中人物看上去是魏晉古人,其實穿越時空表達的是今人的意念,就是要努力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一種理想平衡狀態,追求人世間至善至美的境界。
《天地浩渺》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蘇金成認爲,顧平的作品巧妙融合傳統與現代,在筆墨運用和視覺表達上達到新高度,爲中國山水畫發展開闢新途徑,爲探究傳統文化在當代繪畫中的傳承與創新提供典型範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當我們走進顧平先生的‘逍遙山水’世界,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意與靈性的境地。"南通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衛在顧平的畫作中,看到的不僅是山水的形態,更是一種心境的抒發,一種對自由與超脫的追求。"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常常迷失在物質的追求和紛繁的瑣事中,而顧平的逍遙山水,如同一股清泉,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
上海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評論家張立行說,顧平受過嚴格系統的美術現代教育,造型能力很出衆。他的"逍遙山水"不是單純的山水畫,而是山水人物一體的,通過山水的描繪來突出展現人物的精神狀態。他的"逍遙山水"也不僅僅是還原古代的反映自然場景,反映古人的風采,而是與當代貫通,呼喚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秋山紅葉》
作者:李婷
文:李婷 圖:主辦方 編輯:王彥 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