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井祈雨之後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缺水問題日益嚴峻,經濟部長王美花因此表示,科學園區或工業區可以鑿井取水。此話一出,引發各界反彈,訕笑這個政府彷彿一夜回到古早前;還有人建議政府成立「鑿井國家隊」,加快取水速度。
珍愛藻礁公投二階連署確定過關,民進黨政府不斷宣傳未來會有缺電危機,還恐嚇會增加燃煤、空污會更嚴重,而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要跟環團喝咖啡遭拒,看似動作頻頻,卻充分顯露出執政者一籌莫展、圖窮匕現的困窘,而其根源在於執掌大權的蔡英文總統始終不肯面對現實。
長期以來,缺水缺電等所謂的五缺問題,一直是臺灣發展產業的痛腳,但是蔡英文執政的5年,因爲她的頑固、倔強、任性、鴨霸,讓種種問題變得更爲嚴重,甚至到了執政黨也慌亂不知所措的程度。臺灣能源近98%依賴進口,又是獨立電網,電力供應存在極大的風險,任何與電力相關的政策都必須非常謹慎,供電預估只能料敵從嚴再從嚴,絕不能心存任何一絲僥倖。
不幸的是,蔡英文從競選時就一再主張的「2025非核家園」,彷彿打開了臺灣電力的潘朵拉盒子,讓臺灣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一頭栽進全面非核的狂熱。
當「非核」成了社會的道德價值,即使缺電危機越來越緊迫,被撩撥的非核之衆卻也回不去了;更何況,蔡政府迄今絲毫沒有要動搖這項主張的跡象。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廢了《電業法》相關條文,但王美花仍數度公開表示,2025非核家園目標不變。
因此,蔡政府的能源配比依然會照着先前的計劃,天然氣佔比高達50%,這在非天然氣生產國極爲罕見,大約只有日本在311大地震暫停核能時曾有過可資類比的高天然氣發電比,如最高時曾在2012年達到48%。但是日本自2015年開始重啓核反應爐,2018年經濟產業省提出《能源基本計劃》、改變全面停用核能後,天然氣發電佔比逐年下降,目前約爲39%,預計在2030年時爲18%。可以看出同爲天然氣進口國的日本,是朝着降低天然氣佔比的方向調整電力結構,臺灣則是越來越高 。
非核是理想,但臺灣有沒有能力在4年後就達到這個目標,其實用科學方法計算就知道答案了,這不是蔡英文以意志和念力就可以扭轉的。
而臺灣不只有缺電的危機。儘管臺灣四周環海、年平均雨量是世界的2.5倍,卻也因爲人口稠密,以及河川流域面積小、下降坡度大,無法保留多的水,再加上水庫淤積、自來水管線老舊、漏水嚴重等問題,造成缺水問題年復一年惡夢不斷。
儘管臺灣長期有缺水的挑戰,但竹科要求廠商節水的時間已達1年,臺積電今年2月就開始用水車運水,可見問題較過往更爲嚴重。行政院長蘇貞昌稱臺灣遭遇了「百年大旱」,這麼誇張的說法完全不合實情,顯然是爲掩飾處理缺水不力的無能。
副總統賴清德在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提出強化水庫、再生水、節水及人工湖的供水能力等4大對策,解決產業缺水的問題,以確保產業用水供應穩定安全。4年了,賴清德官越做越大,產業缺水的問題依然無解。
面對缺水缺電,學者專家紛紛提出各種解方,然而,關鍵是,執政掌權者何時要面對缺水缺電的現實?如果沒有「病識感」,又怎能期待她會聽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