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揮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作用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催生許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重塑生產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生產力的內涵和外延隨之發生深刻變化。世界主要經濟體加快戰略佈局,努力搶佔科技和產業競爭制高點。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這一重要論述是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對抓住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新質生產力區別於傳統生產力的一個本質特徵,在於其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科技創新在發展生產力中的關鍵地位和作用,已在人類歷史上被反覆驗證,並將繼續適用於當前和今後的經濟社會發展。

從歷史邏輯出發,生產力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自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至20世紀中葉的200餘年中,機械化、電氣化極大地帶動了生產力水平提高,但總體來看,世界範圍內生產力發展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勞動和資本等傳統要素投入。20世紀後半葉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信息技術爲標誌,引領了新的“技術—經濟”範式變革,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作爲第一生產力的深遠影響和關鍵作用日益突出。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發展,一批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創新活力進一步釋放,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對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與此同時也大大豐富了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內容和類型,爲新質生產力發展、塑造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提供了現實條件。

從國際經驗來看,後發國家在趕超過程中往往通過承接技術轉移等方式獲取先進技術,技術進步路徑單一,要素結構優化滯後。受制於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即使某些技術實現突破或在部分領域取得領先,如果不具備自主創新能力,也很可能在激烈的科技競賽中落後。其中,一些國家和地區很可能因爲結構嚴重失衡導致生產力發展停滯不前。歸結起來,如果發展戰略思路囿於傳統要素稟賦和靜態比較優勢,過度依靠技術引進發展產業,而不是通過推動科技創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轉向內生性發展,就很難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也難以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從實踐基礎來看,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科技實力顯著增強,不少領域從跟跑向並跑甚至領跑轉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生命科學、航空航天、深海探測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這些科學技術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生產方式、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催生出全新的生產力質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壯大,加快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爲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創新體系、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高質量的產業載體和更高水平的開放環境,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具備更加堅實的基礎支撐。同時也要看到,隨着發展階段和外部環境變化,一些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和制約生產力水平躍升的深層次矛盾凸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部分行業供需循環不暢,風險隱患較多,以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驅動生產方式變革具有現實緊迫性。

在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賽道上,各國正在上演激烈的“淘汰賽”,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尖端技術、核心零部件和重大裝備是引不進、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的制約,打通產業鏈創新鏈的卡點堵點,才能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確保產業鏈安全穩定。

歸根結底,科技創新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最強動力和重要特徵。向科技創新要方法要答案,積極破解發展難題、爭取發展主動權,將有力推動我國經濟從傳統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數量擴張轉向質優量增,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與高水平開放,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大基礎研發投入力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和科研機構聚焦前沿科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培育和發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爲特徵的新質生產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激發創新人才主動性和創造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丹輝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