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再出大動作!人民幣國債等資產被香港納入合資格抵押品

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在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動下,香港金融管理局宣佈將“債券通”北向合作(以下簡稱北向通)項下的人民幣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納入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佈將“債券通”北向合作項下的人民幣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納入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這意味着已經進入境內債券市場的香港銀行,可以將其通過北向通持有的境內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抵押給香港金融管理局,用於日間、隔夜等類型的人民幣資金,應對短期流動性需求。

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經將離岸發行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納入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在“債券通”多年穩健高效運行的基礎上,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支持香港方面將通過北向通託管在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即CMU)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納入有關名單。

外資持續看好我國債券市場

2023年以來,隨着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穩步推進,相應的,人民幣債券的投資價值與避險屬性更加凸顯,外資持續看好我國債券市場。

截至2023年12月底,境外投資者已連續11個月淨買入我國債券,2023年全年累計淨買入量超過1.5萬億元。境外投資者已連續四個月增持我國債券,累計增持量超過4800億元。其中,2023年11月,境外投資者淨買入我國債券約3600億元,增持約2500億元,月度淨買入量和增持量均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3年末,共有1124家境外投資者進入我國債券市場,涵蓋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權類和商業類投資者,持有我國債券總量爲3.7萬億元人民幣。

首次在離岸市場確立境內債券的擔保品功能

分析人士指出,將“債券通”債券納入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是首次在離岸市場確立境內債券的擔保品功能,對深化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和支持香港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有利於激活人民幣債券的擔保品功能,爲境內債券用作全球廣泛接受的合格擔保品奠定基礎,促進境外機構的投資邏輯從“因爲收益率高值得買”轉向“因爲便利使用願意拿”,從而穩定和提高境外機構持債意願。

另一方面有利於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體現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中銀香港副總裁徐海峰指出,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投資者入市投資的便利度也越來越高。公告首次將債券通“北向通”渠道下的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納入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一方面進一步豐富了香港參與人民幣業務的認可機構管理人民幣短期流動性時可使用的抵押品種類,使市場參與者可更有效地利用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機制管理人民幣流動性,助力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穩健發展。

同時,公告納入債券通“北向通”渠道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是人民銀行有序啓動在岸人民幣資產抵押品功能和應用空間的有益嘗試,是人民幣債券融入國際擔保品市場進程中實現的又一突破。

渣打香港金融市場部主管曾繼志表示,人民幣債券有較好的投資價值和避險屬性,回報率也很穩定,境外投資者一直將其作爲重要的配置資產。這項新舉措能讓海外機構利用債券通持有的優質債券作爲香港公開市場操作的質押品,增加債券通債券的使用場景,讓債券持有人可以靈活運用債券工具作投資用途的同時,發揮流動性管理的功用。這是互換通在2023年開通以後另一項吸引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重要發展,是中國債券作爲質押品的里程碑,我們相信能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薛宏立指出,去年四季度以來,隨着人民幣匯率企穩,疊加經濟基本面向好,境外投資者對境內債券市場持續增持,境外機構對長期限品種的投資意願也逐漸增加。9月至12月,外資增持我國債券4800億元,其中增持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3130億元,這充分反映了外資普遍看好我國政府的主權信用,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抱有信心。新公佈的這一機制,豐富了債券通下境外機構投資境內人民幣債券後的使用渠道,對於促進人民幣債券流動性提升有着重大的意義,也顯著增加了境內債券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