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近東按下蘇寧的擴張版圖,多方投資的蘇寧,主業到底是什麼?

蘇寧,南京首富,全面超越國美,投資天天快遞,知名電商蘇寧易購、中超冠軍蘇寧足球,控股意大利足球俱樂部國際米蘭,等等。

蘇寧,從以前的家電賣場,走向了很多領域,不同的領域,而且沒有相互交叉和助力的領域。

國美,曾經的家電賣場競爭對手,現在仍然還是在做家電賣場,當電商庫巴、國美在線等沒有做起來的時候,選擇了堅守線下賣場。

京東,這麼多年,仍然還是電商,雖然也做了很多外擴,但仍然在圍繞着主業。

只有蘇寧,這些年,放棄線下實體賣場,全部轉入線上,再把賣場縮小化,把大賣場變成了蘇寧小店,然後再進入足球,投資天天快遞,再結合最近蘇寧所面對的資本困局,蘇寧易購股權轉讓,蘇寧足球暫停運營等等。

其實,蘇寧想走的路,是很多企業都想做的,就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擴大經營。但如何擴大經營,在企業大了之後,如果控制住步子,不要扯着蛋,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筆者不是張近東,做不出蘇寧,更做不了首富,只是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談談自己淺薄的看法。

對於企業來說,擴張很重要,特別是在一個領域做到第一之後,維持第一的局面,在第一的基礎上做加法,這一點非常重要。

典型的企業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爲了維持電商主業老大的位置,收購了很多企業,而且是很多知名的企業,只是在這些企業併入阿里巴巴之後,很多都只能沒落或者關閉,例如最近的蝦米音樂,還有曾經的視頻第一梯隊優酷,等等。

這些當時很火爆的APP,給阿里電商帶來了流量,帶來關注度,這一切都圍繞着阿里巴巴電商這個主業在進行。

再例如快遞,快遞對於電商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京東在電商上,與阿里巴巴的競爭過程中,快遞變成其競爭中最有力的產品和手段,如果京東沒有京東物流或快遞,在與阿里巴巴電商的競爭過程中,應該早早就已經出局,也不可能有京東與蘇寧在家電領域的競爭了。

所以,維持住領域第一的局面,非常重要。

反觀蘇寧,蘇寧在國美黃光裕進去之後,成爲了家電線下賣場第一,相對來說也是行業領域第一。但蘇寧不想方設法維持這個第一的局面,而是宣傳擁抱線上,放棄自己的優勢和企業基因,去和京東、阿里巴巴拼線上。

從現在來看,這並不是一步好棋,企業全面轉型很重要,但轉得這麼徹底,似乎也只有蘇寧了。把大賣場變成所謂的雲店,變成蘇寧小店。

特別是在大賣場並沒有勢弱的情況下,主動轉型成電商。而在轉型成爲電商的時候,卻又擁抱阿里巴巴,與阿里巴巴進行換股合作等等。在阿里巴巴上開出店中店,成爲阿里巴巴的附庸電商,所有的入口都變成阿里巴巴,失去自己的主動權,至少對於消費者來說是這樣覺得的。

至於有多少是從阿里端口進入的蘇寧易購,估計也只有自己知道了,通過電商導流電商,也唯有阿里巴巴和蘇寧了,當然吃虧的可能還是蘇寧。

至於足球,那更是一個面子工程。

連阿里巴巴都和恆大一起玩一傢俱樂部,蘇寧竟然一個人玩兩個俱樂部,也是有點過於自信了。

所以,沒有圍繞主業進行擴張,這是蘇寧在戰略上的一個失誤,主業可以升級,但是在沒有副業變成主業的的情況下,貿然轉型,企業難度不小,成功難度更大。

創業的初心很重要。

很多人創業,最初都是爲了賺錢。

事實上也是這樣,初創企業,不爲賺錢的,爲情懷或其它的,最後都死掉了。只有爲了賺錢的,可能還在。

而創業不爲賺錢的,估計也只有富二代,或者不差錢的人才可以,例如王思聰。

因此,張近東在最開始創立蘇寧的時候,他的初心是爲了賺錢,我們都能理解。但隨着蘇寧的發展和壯大,張近東的創業初心應該不止如此。

至少,在把蘇寧線下賣場轉到線上的時候,張近東肯定是有過不止賺錢的初心。後面的佈局,包括足球、快遞、商超、視頻等等。

而且,在衆多的投資版圖中,很多都不是頭部玩家,只是行業的跟隨者。

作爲追趕者,想打造生態閉環,而且沒有獨佔鰲頭的領先主業,對於蘇寧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的選擇,需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還有很多是需要燒錢的版圖,例如足球、例如視頻等等。

在國內,阿里巴巴和騰訊雖然到處投資,但他們都是在穩住電商和社交霸主地位的基礎上,再進行投資,而蘇寧卻沒有。

所以,忘記初心,在沒有把持住初心,做大做強初心的情況下,採取多方投資和聯動,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創業者該做的,蘇寧的資金鍊儘早捉襟見肘,也是必然,你們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我是@譯明聊科技 在路上的創業者,關注我,每天與您分享對科技、銷售和生活的感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