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離場:大衆點評將失獨立性?

(原標題:張濤離場:大衆點評在新美大中會喪失獨立性嗎?)

[編者按:從各自業務模式的梳理、創始人團隊與文化的調和、防止外部挖角、對外競爭力表現、資本市場的態度與融資等各方面來看,大衆點評的獨立性維持對新美大的未來發展更有利,王興也會考慮到內部融合與穩定的重要性,張濤的妥協也會有某種深意與交換條件。因此,即便張濤離場,也並不意味大衆點評的獨立性會盡失於新美大。]

原標題:[亦觀察] No.659  張濤離場:大衆點評在新美大中會喪失獨立性嗎?

日前媒體消息曝出,在13日美團與大衆點評宣佈了新人事任命之後,大衆點評CEO張濤與公司揮淚告別。張濤抱着其他幾位創始人痛哭的畫面頗爲讓人唏噓。消息稱,這場名爲“致敬老男孩,青春不散場”的活動,實爲大衆點評的散夥飯。與此同時,另兩名點評“元老”大推廣事業羣負責人李璟和首席服務官王雨也將退休。

據稱,當時張濤和王興都發布了內部信,張濤在內部信中稱,將“從管理一線,轉向長期戰略規劃”,更傾向於在公司戰略上發揮作用,郵件也並沒有提到直接向張濤彙報的高管。這一消息一出,外界紛紛傳出大衆系將被“踢出局”或者喪失獨立性已經沒有懸念。事實真的如此嗎?

雖然很多人的推論邏輯是緣於滴滴快的、58趕集、優酷土豆等公司的合併邏輯,認爲一方的強勢必然導致另一方被邊緣化繼而喪失獨立性。但從目前新美大面對的市場競爭格局來看,變數重重。

比如美團與阿里已經正式鬧掰,要求商戶全面停用支付寶。阿里巴巴已經不再跟投新美大最新一輪融資,全力扶持口碑與美團對抗。而這一輪融資中,騰訊追投了10億美元,美團已經堅定的站在了騰訊陣營。阿里口碑與百度糯米的存在,必然會讓新美大對於是否讓某一方出局的合併法則謹慎執行。

我們知道,此次大衆點評和美團的合併,是資本方的撮合,雙方都身不由已。據瞭解,騰訊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騰訊在未來的“新美大”結構中傾向於支持誰目前還很難說。但此前大衆點評在得到騰訊的投資後,微信將一級入口給了京東而沒有給大衆點評,這裡面有微信自身對O2O模式的考量,也有張濤的妥協。

大衆點評的市場佔有率大,用戶的認可度也高,除了在資本面前低頭妥協,必然會有其他故事,比如考慮到未來在與騰訊的關係處理中,如何將自己的會員體系、優惠體系以及商戶資源與微信更深度的整合,而相對於美團,大衆點評與騰訊的關係無疑走的更近。王興也需要謹慎的考慮外部渠道如何優化整合以及考慮放權並保持獨立性運營的好處。

根據王興發出的內部郵件,新美大將會重新整合美團和大衆點評的所有資源,設立平臺事業羣、到店餐飲事業羣、到店綜合事業羣、外賣配送事業羣、酒店旅遊事業羣、貓眼電影全資子公司、廣告平臺部等業務板塊。從新架構中高管數量佔比來看,以美團高管佔主導。

雖然新公司團隊的控制權看來是美團系佔領先了,資本會不會利用新的組織架構架空大衆點評還很難說,因爲從整合上來講,存在一定難度,首先雙方都是T型戰略,點評是UGC和POI帶來的用戶和流量,在收入模式中,包括團購、廣告、綜合婚慶等帶動的推廣服務。此外,點評還有50%的非交易收入。美團以團購模式充當行業平臺的主導,餐飲、外賣、酒店、旅行、電影等則是分化出來的垂直業務,以收取佣金爲主要收入來源。

雙方的成本均來自團購業務的大量人員和鉅額補貼,不過前面指出點評有一半非團購業務貢獻,在信息決策需求強烈並與品質生活相關的垂直行業,點評以廣告費爲主要收入來源,業務模式相對更爲健康,所以,從2015年開始,大衆點評借閃惠不斷搶佔市場份額,在一線城市份額節節攀升,大衆點評的模式某種程度上比美團更有優勢,同等收入下業務成本更低。

所以,大衆點評本身的業務和美團發展的基本面上有重合部分,但發展模式有差異性,優勢業務上也並沒有重疊。張濤也曾對外表示,點評的T型策略是互補的,UGC把流量導向交易,交易則回過頭來充實UGC。大衆點評以UGC爲基礎,對消費者的決策參考是價值型的;美團以團購爲導向,更側重價格型導向。保持兩種不同業務模式的獨立性優於一種單一模式的整合。

再說,在龐大的資本面前,他們只是棋局上的一枚石子而已。未來的整合與梳理的深度,要看資本基於本身的利益如何做選擇。

再一個是創始人團隊的穩定性與文化差異性,讓大衆點評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性比讓之出局更有利於未來的協同效應。據瞭解,大衆點評的創始團隊張濤,還有李璟、張波、葉樹蕻和龍偉早在2005年正式形成,創始團隊的穩定性可見一斑。

而根據大衆內部描述的張濤則是一個外柔內剛,骨子裡面非常強勢的人,內部開會經常是壓倒性的一言堂,此前大衆高管大換血,組織架構重組,重大的產品創新,都離不開他的強勢執行力。

從性格與權謀上來說,張濤與王興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即殺伐決斷,不留情面,對商業模式與未來大局看的很清楚。

作爲一個偏向穩健、低調的創業者,張濤貿然退出應有着某種難言之隱,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張濤應該會對於自身穩定的團隊謀好後路,所以在退出後是否會有相應的交換條件也未可知,王興雖然作風侵略如火,擅長一劍封喉,頗具狼性,但行事冷靜理智以大局爲先,必然會考量好大衆點評的獨立性與非獨立性對於新美大的未來發展哪種模式更有利。

新美大格局已定,但與阿里和百度的暗中較勁顯然還會持續。一向和阿里不合的美團在騰訊微信支付的支撐下可以理直氣壯的跟阿里說分手,但與百度、阿里口碑在O2O業務上的未來的競爭時日還長,而餓了麼、覓食等二線O2O企業也在虎視眈眈。

所以,在張濤轉任新公司董事長有意淡出後,考慮的是兩種不同的企業文化的磨合,張濤退休則能夠減少摩擦與人事上的站隊,避免內耗進而給王興更多的自主性來處理公司內部事務,讓新美大全力對外。

因此從這個層面上看,這並不意味着大衆點評會喪失獨立性而遭遇邊緣化,王興需要對內部採取的一種安撫策略,因爲外面蠢蠢欲動的獵頭們正在伺機挖角。而在這場O2O的戰爭中,還遠遠未到終點,人才之爭同樣是重要的決勝籌碼。

有評論指出:“若阿里全面抄底並採用了大衆點評的人才延續了他們的理念再造了一艘名爲口碑的品牌,日後阿里口碑與新美大競爭將轉變爲大衆魂與肉的對抗。”所以,爲防止人才紛紛流失進而被競爭對手抄底,大衆點評的獨立性也將在某種程度上維持。在目前來看,對於新美大來說,重要的不是一方吞併另一方,而是內部的高度融合與優質資源整合一致對外。

所以,從目前來看,新美大七大業務板塊中,核心業務到店餐飲、外賣配送、酒店旅遊、貓眼均由美團原任高管負責。但平臺事業羣、到店綜合、廣告平臺部分別由大衆點評總裁鄭志昊、大衆點評COO呂廣渝、大衆點評副總裁陳燁負責。技術工程及基礎數據平臺、財務平臺分別由大衆點評CTO羅道鋒、大衆點評公司董事兼CEO高級顧問葉樹蕻負責;人力資源及服務保障平臺由大衆點評首席戰略官兼高級副總裁姜躍平和美團聯合創始人及高級副總裁兼首席人力官穆榮均共同負責。

新的業務架構傾向於融合又相對獨立,更加突出他們各自的優勢業務,雖然由美團佔主導,但大衆點評的優質資源和業務門類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合併的目的也在於需要拉動溢價,考慮待拉昇估值與後續融資的順暢度,這也需要避免整體上的人員動盪。目前的情況是,投資人對“新美大”未來的發展模式存有疑慮。據業內人士透露,合併後的“新美大”融資依然不順,和之前其對外放風透露的30億美金融資期待相差甚遠,甚至老股東也紛紛割股套現。

而在投資人對“新美大”未來的發展模式還有憂慮的情況下,讓大衆點評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可以讓盤子看起來更大,也有助於避免整合中的文化衝突,雖然重複投資在所難免,但穩定人心維持獨立性避免資本市場持續看衰顯然更爲重要。

因爲美團若大肆整合大衆點評的業務,可能導致業務壓縮,此前美團和大衆點評宣佈合併,啓動的融資規模可能超過30億,合併後公司的估值將超過180億,佔據市場主導,各自獨立性更有利於推動規模經濟的持續擴大,拉昇估值,這是投資人願意看到的。

因此,從各自業務模式的梳理、創始人團隊與文化的調和、防止外部挖角、對外競爭力表現、資本市場的態度與融資等各方面來看,大衆點評的獨立性維持對新美大的未來發展更有利,王興也會考慮到內部融合與穩定的重要性,張濤的妥協也會有某種深意與交換條件。因此,即便張濤離場,也並不意味大衆點評的獨立性會盡失於新美大。

本文爲王新喜授權本站財經《亦觀察》發佈,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僅爲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