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自曝曾被貼「缺乏人和」標籤 57歲時僅剩籌辦臺積電一路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臺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自傳下冊在他退休後6年終於問世,而距離1998 年的自傳上冊,已相隔 26 年,近日張忠謀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暢談《張忠謀自傳》寫作歷程、業界秘辛與臺積電創辦歷程。
親撰自傳的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2018 年退休後即動筆,卻因疫情與健康因素而寫寫停停,花了六年,纔在 93 歲高齡,成就近 20 萬字、涵蓋 54 年歲月的下冊鉅作。
「寫完了,輕鬆一點啦!」交出自傳手稿後,被譽爲「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在接受《遠見》專訪時笑說自己「如釋重負」,一點也不「意猶未盡」。他也透露,儘管自傳下冊只寫到2018 年、他自臺積電退休時,但未來可沒打算再有「傳外傳」的續章了。
張忠謀在專訪中透露,自傳上、下冊都是爲自己寫的,因爲在寫書的過程中,等於重新又活了一遍。除了上冊「邊寫邊泣」,這次下冊也是常常寫到掉眼淚,他表示,比起少年、中年,「老淚是比較少了,可是感情還是一樣的。」
張忠謀在自傳中也重新鋪墊一幕幕人生往事,大致分爲三大階段:首先,是他在半導體大廠德儀的 25年,也是他經理人的養成階段;第二,是短短三年 的工研院院長生涯;第三,當然就是臺積電,「我一生最重要也最成功的工作」,篇幅將近 2/3。臺灣科技政策掌舵者與半導體開路先鋒,例如李國鼎、孫運璇、方賢齊、潘文淵、胡定華、史欽泰及曾繁城等人,也在張忠謀筆下依序出場,帶讀者回到「護國神山」的造山運動起點。
張忠謀提到兩次「與命運的約會」,第一次是到位於德州的半導體大廠「德儀」任職,第二次是到臺灣來,「原本我以爲約會的地點是工研院,沒想到在臺積電。」訪談中,他表示若那個時候是德儀 CEO,一定會在臺積電募資時就投資,取替飛利浦成爲臺積大股東。如此一來,或許臺積電就成爲「德積電」。
張忠謀也在專訪中談到,從 1983 到 1988 的五年內,歷經德儀、通用器材與工研院的三次辭職。36 年過去了,仍可感受他當時自喻爲「過河卒子」的深刻惆悵。
「我沒有錯,我只是輸了而已!」受訪時,張忠謀如此總結工研院院長任內感想。之所以這樣說,跟他擔任工研院院長三年期間的三大改革有關,其中只有創辦臺積電一項算是成功,其他兩項失敗收場,還被貼上「欠缺人和」的標籤。
「我三次辭職,已經無路可走,只剩下臺積電這條路,」張忠謀說,當年自辭去工研院長時才 57 歲,正值盛年,距離他設定的、至少做到 65 歲退休,還遠遠太早,於是他全力投入臺積電的籌辦。
專訪中,他也談及臺積電創辦初期的秘辛,例如與飛利浦(曾是臺積大股東)的微妙關係、對臺積電初期三位外籍總經理的評價、英特爾與蘋果的競合、對臺積電的期許,以及川普不知道的臺積勝出秘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