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日常習慣「降失智風險」效果佳 社交根本比不上

澳洲研究發現,老年人經常寫日記、寫信、使用電腦,有助降低失智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你是否曾在年少時期常常寫日記?澳洲科學家建議大家重拾這個習慣,因爲失智風險可望藉此降低11%,如果不想寫日記,經常寫信給別人、多多操作電腦也行,重點在於「讀寫」。社交互動則無預防失智的效果。研究成果已於週五(14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失智症患者大約5000萬人,而且每年增加將近1000萬人。2021年一項研究預估,由於老年人口增加,全球失智症患者術會在2050年超越1.52億人。

英國《鏡報》、美國《富比士》雜誌報導,澳洲墨爾本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針對1萬名70歲以上澳洲年長者追蹤10年,其中98%爲白人。結果發現,長者經常從事與讀寫文字有關的活動,例如寫日記、寫信、操作電腦,發生失智症的風險可降11%。

其他可激盪腦力的主動式心理活動如下棋、填字遊戲、桌遊、牌戲、猜謎,也可讓失智風險減少9%,不無小補。這些活動好處很大,屬於競爭性質、需要解決狀況,或者考驗老人家消化、儲存新資訊的能力。木工、金工、油畫或素描這類藝術活動,或是讀報、聽音樂等被動式心理活動,失智風險可減7%。

至於團體活動、維持社交圈互動這類行爲,研究人員並未觀察到可降低失智風險的作用。

下棋、玩撲克牌或桌遊這類主動式心理活動,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研究報告指,上述發現意味着成年人的文字讀寫、學習新技能、上課、藝術創作、主動或被動式的心理活動,有助於人們在晚年降低失智風險:「對於老年人而言,富足的生活方式尤其重要,因爲,透過日常例行公事的改變,有助於預防失智。擁有多元休閒活動的富足生活可反映出樂觀的個性,藉由刺激神經細胞與神經突觸增長、促進個體幸福感,也能讓認知能力獲益。」

即使參與研究的長者早年教育水準或社經地位不同,仍可透過挑戰認知能力的活動獲得相同的好處。

研究團隊也表示,這項發現有助於改善長者照護的政策、聚焦於年長者失智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