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建成共富工坊1527家——探索致富新模式
最新數據顯示,自2022年以來,浙江省台州市共建成各類共富工坊1527家,鏈接企業1259家,吸納從業人員4.79萬人。
當前,台州市以“工坊提級、農民提能、增收提效,推動黨建領富、產業促富、鄉村共富”爲重點,推進共富工坊“三提三富”行動,放大“強村、富民、惠企”綜合效應。截至目前,台州全市共富工坊發放工資總額超14億元,幫助入駐企業降低用工成本13.7%,帶動村集體增收達2.45億元。
以區域公用品牌賦能共富工坊,是台州推動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迭代升級的生動縮影。“白水洋豆腐”爲區域公用品牌,臨海市白水洋鎮豆腐共富工坊通過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制定集體商標授權機制,推動當地豆腐產業走上標準化發展之路。
“歡迎大家來到章安優選直播間,今天我們推薦的好物是……”近日,在臺州絲綢城“彩虹驛站——共富直播間”,楊梅、貢姜、生態大米等“章安優品”紛紛出現在網上的直播間裡。
作爲深入實施“頭雁領航·千村提升”工程的代表,椒江區章安街道近年來指導村級黨組織深挖優勢資源,將傳統產業與共富工坊有機結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持續放大品牌效應富民強村。
“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共富工坊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全面統籌各方資源助力共富工坊建設管理。”台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葛友慧介紹,3年來,台州共富工坊不斷探索致富新模式,現已發展成“來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電商直播式、農旅融合式、品牌帶動式、產業賦能式”六大類型。
台州將共富工坊納入產業鏈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實施“紅鏈強村、項目興村”計劃,強化“村村”“村企”“企企”合作,把企業的用工需求、培訓資源、設備資源直接鏈接到村,推動共富工坊壯大和市場拓展。比如,臨海市牽頭戶外休閒用品、彩燈等6個支柱產業的40家規模以上企業,開展共富工坊企業黨建聯建,全面整合產業鏈訂單、技術、物流等資源,有效破解了工坊訂單不足、用工分散等問題。
去年10月,台州出臺全國首部共富工坊建設地方性法規,今年又制定共富工坊“安全規範”“增技增收”“利益聯結”3個專項工作指引,旨在構建覆蓋共富工坊全生命週期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共富工坊成爲致富增收的“大引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富民一方先要“賦民以方”。共富工坊在升級迭代中蹚出新路,人才是關鍵,要讓共富工坊成爲鄉村技能創富平臺,就需要全面拓寬人才培養路徑。
臨海市尤溪鎮“尤口福”共富工坊將小班制培訓放在田間,將興農需求融入課程設計;黃巖區高橋街道“米麪小鎮”共富工坊開設米麪製品現代生產課程,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路橋區蓬街鎮“紅旗糧倉”巾幗共富工坊讓非遺手工技藝走入村民生活……
以臨海市共富工坊企業聯盟的發起者浙江永強集團爲例,自2022年起,該集團就帶着上下游企業一起參與共富工坊建設,堅持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除指派專人進駐工坊進行技術指導外,還不定期開設線上教學培訓指導,讓共富工坊成爲集團的緊密“合夥人”。
目前,台州積極引導企業將有一定技術門檻、附加值較高的生產環節轉移到共富工坊,並由實用技術人才、鄉村管理人才、科技特派員、企業技術人員等專業力量“入坊教學”“入坊實踐”,推動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掛鉤,打通職業成長、技能創富通道,從而讓一座座共富工坊成爲鄉村技能創富平臺,實現從“富口袋”到“富腦袋”的蝶變。
如今,共富工坊正成爲暖心之坊、愛民之坊。針對村莊婦女、留守老人、殘障人士等羣體,台州全面落實黨員“一對一”聯繫服務,推動技能送上門、就業送到家,促進低收入羣體增收。下一步,一系列全方位暖心服務還將在臺州各地共富工坊不斷解鎖,“來工坊找工作”“來工坊學知識”等內容將爲台州的共富工坊添動能強保障。 (經濟日報記者 李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