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學校擴建施工,地下挖出一匹兩千年前的馬!
2023年9月26日,浙江紹興越城區稽山中學,建築工人正忙碌作業,這裡要新建宿舍樓、食堂和地下停車場。
這片地方,在宋代屬於紹興府學大成殿以北明倫堂至尊經閣區域,即宋代紹興府最高級別的官辦學校。
學校南門有投醪河,是越王簞醪勞師之地——勾踐“臥薪嚐膽”歸國後,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富國強兵後出征伐吳,百姓獻酒以壯行。勾踐將酒傾入河中,與士兵共飲,以此鼓舞軍心。
浙江紹興越城區稽山中學進行擴建施工
忽而,打樁聲停,不少黑黢黢的大型木材被工人們挖了出來。
接到報告,紹興市文物考古所人員隨即趕到現場,確認有戰國黑陶豆、印紋硬陶、原始瓷杯等遺物,初步推斷地下可能存在越國木構建築遺存。
2024年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遺址發掘工作開始。
上週,記者到稽中遺址現場,一探究竟。
考古中國首次在紹興古城內
發現越國大型建築基址
從“魯迅故居”步行500米左右就到了稽山中學,課堂鐘聲和鬧市區特有的人聲交叉起伏。工作人員打開綠色圍欄,示意我們往裡走。
考古現場
一眼望去,坑中有許多的黑色木材——這些是稽中遺址的重大發現,戰國和漢代兩個時期的大型建築基址,漢代建築基址疊壓在越國建築基址之上。
遺址目前發掘了3000平方米,現存堆積主要分爲戰國、漢六朝、唐宋等時期,最深處距原地表5—6米,已清理大型建築基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遺蹟80多處,出土各類各時期文物1000多件。
稽中遺址並非墓葬坑,但這裡卻埋了一匹馬。
圖爲發現的戰國公馬
這是一匹公馬,馬身殘長1.9米,頭在坑南,頸部彎曲朝西北,姿勢比較擰巴。考古人員對馬骨做了骨膠原碳十四測年,是2480±30年前,時代也是越國時期。
南方本就少馬,它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是主人的愛馬,還是用來祭祀或其他用途,目前還不好判斷,這讓我們很是疑惑。”紹興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龍彬說。
“到現在發掘9個月了,成果的話,這面牆是很有代表性的。”婁議峰畢業於武漢大學考古系,順着他激光筆指示的方向,我們看到了稽中遺址的“年代牆”,從上往下:隋唐、六朝、漢代、淤泥層、戰國。
稽中遺址的“年代牆”
這是考古人員根據每個土層出土的文物特徵以及部分遺物碳十四測年綜合認定的。隋唐、宋、元、明、清時期土層已遭破壞,遺留下的文物很少;漢、戰國時期稍深一些,文物遺蹟保存得比較好。
漢代水晶環
越國瓦作和漢晉瓦當
今年7月12日,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佈了四項重要成果,紹興稽中遺址考古位列其中——首次在紹興古城內確認存在戰國時期越國大型建築基址,爲探尋越國都城提供了重要線索!
經過四個月的繼續發掘,11月13日,稽中遺址又發佈了最新考古發現——在遺址中首次發現了“山陰丞印”封泥和“會稽郡壁”銘文磚等實物,爲確認東漢會稽郡治山陰縣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線索!
考古現場的工作人員
看到這,相信不少讀者會和我一樣興奮:這裡會不會是越王勾踐的王宮?
繼而疑惑:印象裡紹興古城不一直就是越國都城、會稽郡山陰縣嗎?這還需要證明?如此耳熟能詳、鐵板釘釘的事,怎麼又成了“提供了重要線索”?
勾踐王宮會在這裡嗎?
浙江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國家就是越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明確記錄會稽爲越國都城,也就是紹興;《左傳》《國語》《吳越春秋》等也都提及會稽是越國的政治中心。
尤其是東漢的《越絕書》,詳細記載了越國的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就有公元前490年勾踐、范蠡建城——
“勾踐小城,山陰城也,週二裡二百二十三步,陸門四,水門一。”
“大城者,范蠡所築治也,今傳謂之蠡城。陸門三,水門三,大城週二十里七十二步。”
這裡的小城特指宮城,包括越王宮、官員居住地,規格高;大城指國都,包含了宮城(小城)、百姓住所等。
學者按文獻記載分析,多認爲勾踐小城位於現紹興府山東南腳下;大城則與南宋時紹興府城的範圍差不多。
學者按文獻記載分析,多認爲勾踐小城位於現紹興府山東南腳下
但是,所有這些都只是學者根據文獻記載分析所得,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在紹興古城內一直沒有發現越國時期重要建築遺存去印證文獻記載。
你可能會說,不是有印山越國王陵(越王勾踐父親允常墓)嗎?
圖爲印山越國王陵
但印山大墓在紹興柯橋區蘭亭鎮裡木柵村南,並不在紹興古城範圍內。
“活生生的古人的住所和死後其葬的墓地一般是分開的,有的距離可能相距很遠,所以作爲高等級的印山大墓也不能實證紹興古城就是古越國的所在地。之前紹興境內還發現越國的一些遺址,如南山、亭山、大湖頭遺址,但都是在紹興古城外分佈的越國聚落,也不能證實越國的王宮、王城所在。現在稽中遺址的考古發現讓我們看到了探尋越國都城的希望。”紹興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龍彬說。
那具體是哪些讓考古人員看到希望呢?
一是高等級的戰國時期越國大型建築基址。
圖爲筏形地栿
在稽中遺址中,首次發現了筏形地栿——這是古代大型建築地基的核心構件,最底下由好幾條圓木橫縱間隔疊壓,像竹筏一樣疊有2-4層,上面再加上厚木墊板,墊板上再榫卯立柱。
李龍彬所長介紹:“在發掘區東南角,新發現了6組越國地栿,還發現了與印山越王陵相似的人字形建築遺蹟和大量的越國素面瓦當、雲紋瓦當。整個規模龐大、用料十分考究,一般來說只有高等級的王宮纔會用到這些。”
二是遺址中首次發現了1口越國時期大型木壁結構的水井(目前已發現水井21口,漢六朝時期水井18口,近代水井2口)。
木壁結構的水井
“經碳十四測年,絕對年代是距今2500±30年,這和文獻記載公元前490年勾踐命范蠡築城爲都的時間基本契合。”
“時間確定是越國的,建築基址是高等級的,但是不是勾踐的王宮,只能說有這個可能性。受發掘面積所限,目前對於建築佈局的認識彷彿盲人摸象,還不好定性,除非出土有明確文字信息的確鑿證據,才能最終下結論。”李龍彬所長笑着說。
一印一磚一名片
實證紹興古城變遷史
順着遺址土層往上我們來看漢代文化層,從目前發掘成果看,遺址中漢代建築基址大體確認有五組,規模都較大,單體面積260—400平方米。
這裡發現了一枚“山陰丞印”封泥,邊長2.5釐米、厚度不足1.5釐米,質地堅硬。
圖爲“山陰丞印”封泥
“山陰丞印”指的是山陰縣丞的印章,縣丞是僅次於縣令的行政長官,爲縣令輔佐。封泥印章保證了當時傳遞官方文檔、信函的正式性和保密性。結合已經發現的漢代高等級建築基址,基本可以斷定這裡與漢代山陰縣官署所在地密切相關。
“一磚”是指遺址中首次發現刻有“會稽郡壁”的銘文磚。
圖爲刻有“會稽郡壁”的銘文磚
這種銘文有“壁”的磚早期一般爲王宮所用,銘文有郡的磚在兩漢時期又是專門定製的“官磚”,只有官署等級建築才能使用。
此外,這裡還出土了一枚約20釐米×4釐米的木刺,木刺相當於現在的名片。
小小木刺,來頭不小,之前安徽省馬鞍山市三國時期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墓曾出土木刺文物,堪稱稀世之寶。
稽中遺址出土的木刺
這枚木刺上用墨隸書字體寫着“弟子會稽張龍 詣門下 山陰字伯龍”,雖然殘碎不堪,但字跡還是清晰可見。
從字面上理解:這位叫張龍的是會稽本地人,拿着名片來此拜訪山陰縣的某位官員或者貴族;謙稱弟子,顯然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能是位學生或者是某地的官員。
木刺上墨書的“會稽”“山陰”地名,以實物證明了漢代之時這些地名就已存在,這是目前紹興唯一出土的漢代證實“會稽”“山陰”地名的木刺文物。
據此我們梳理一下目前的發掘成果,稽中遺址涉及戰國、兩漢、六朝、唐、宋等歷史時代,最下面是戰國時期越國大型建築基址,到了漢代這裡是會稽郡山陰縣官署所在地,再到宋代,這裡又是紹興府學學宮所在。
考古現場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會不會就是越王勾踐的王宮、王都?實際建築到底有多大?佈局是什麼樣的?這些還要等後續考古的進一步擴大面積發掘去確認。
來源:都市快報·橙柿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