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拍古偶,遲早嚇跑所有觀衆

聊聊《寧安如夢》,本着“看下去纔有資格吐槽”的責任心熬到第九集,第十集實在看不下去了。

古偶工業流水線產品的所有通病,這部全都集齊了。

你看,內娛古偶就是這麼完蛋的。

來,展開說說。

一,套路大合集

劇作播出後,兩段奇葩的運鏡轉場,憑藉比“我做PPT還簡單”的荒唐既視感,衝上熱搜被羣嘲。

或許,給沒看過的路人造成了一種“質感非常廉價”的錯覺。

如今碎片化傳播模式之下,一段10秒甚至5秒極端內容就足以形成既成印象,歸根結底是傳播模式導致了“兩段不正常的糟糕鏡頭先擁有姓名”,導致不足以代表全貌的內容替代了整體。

事實上劇作主體質感,不至於如此不堪。

最大的核心癥結是無聊,寡淡。

劇作倒也並非全無優點,比如姜雪寧爲數不多的輕喜劇橋段偶爾也有奏效之時,比如男三少年小狗甜蜜、男二回憶如雪的幾個鏡頭,和女主的CP感似乎也都有賣點。

各路古偶現偶都是套路,本質上萬變不離其宗。

甚至,各路常見的流行文化作品,都是種種常見模型的拆分重組而已,很正常。

但如何使用套路、如何調整質感,還是會有高下差異。

《寧安如夢》的權謀宮鬥線,充斥着三毛錢套路合集。

比如第九集,一整集漫長的進度條,主要內容就是嫉妒的惡毒女配、挑唆教書的糟老頭子爲難女主,然後女主和男主互訴衷腸解開心結。

朝局政局謀略,都不易寫。

古裝正劇的恢弘格局,這部劇自然沒有。

諧謔調笑的反諷模式,也不是這部的路數。

充其量大概是一點宮鬥劇的古早橋段,外加一點虛浮權謀的尷尬外衣,嵌套進古偶言情敘事裡,主線空疏乾癟又寡淡。

女主姜雪寧(白鹿飾),上一世圖名圖利、搶了姐姐情緣進宮當皇后,最終慘死宮門鉅變中。

這一世竭力開啓“我都想做個好人”模式,起初想避開和上一世如出一轍的進宮伴讀命運,之後努力幫青梅竹馬家避禍。

無論是“裝瘋賣傻裝無能裝慫”力圖被淘汰,還是找相關人物改動朝局進程,內容質感都很難評。

女主討好公主,噼裡啪啦輸出一通“不用在意傷疤”,動手動腳幫人把最介意的眉間傷疤化成梅花,瞬間收穫了一枚比男一男二男三還死心塌地的公主。

這通“如果你不在意傷疤,別人就無法攻擊你”的滿大街都是的兩毛錢雞湯,還被嫉妒她的女配們私下評價爲“咱們一輩子也說不出(這麼有水準的)話”。

救命啊,你們皇宮這麼缺廉價雞湯嗎?

夭壽啊,你們古偶這麼不講基本法的嗎?

冰箱啊,這不就是雞湯版“如何把大象放進冰箱麼”?

各路影視劇出於種種原因,都不愛或不敢在標籤中打出“權謀宮鬥”,但事實上就是三毛宮鬥+三毛權謀走故事主線劇情。

二,CP主打一個數量多

《寧安如夢》女主有三對男CP,還有一個姐妹CP。

女孩子們的友誼多有市場,從而今各路片方的態度就能窺見一二。

明明是不落地不接氣的懸浮“手撕渣男重啓人生”故事,也要搞“原配+小三”很好嗑路數,女性互助是很香沒錯,但生硬尷尬成這樣、你確定能有效果嗎?

至於《寧安如夢》,則是天降一個“我們寧寧天下第一好”的工業糖精式公主。

主打一個“比言情男主愛女主的方式理由還隨意”式你最最最好。

故事裡邏輯前文已提及,女主一句話就金手指戳破公主心魔,喜提死忠粉;但如此粗疏呈現之下,“我們就是要天下第一好”的友情CP究竟能甜到哪裡去,也很值得懷疑。

接下來說說男一男二男三。

男一謝危,腹黑、身負秘密使命,往事成謎。

這種人設看起來似乎很帶感,但一則架不住三毛錢權謀路數很破功,二則男主顏值臺詞狀態都不佳有點趕客,三則男女主湊在一起像“表演課+臺詞課的反面教材”。

(女主略微好一些,男主臺詞尤其差)

擡走擡走趕緊擡走。

男二張遮,已閱的九集內容中戲份很少,四捨五入只有幾個MV鏡頭。

看起來“前世被辜負的白月光+孽緣”CP,似乎也挺帶感。

希望後續不要用三毛錢橋段來展開。

男二看起來顏值和臺詞狀態似乎都更好些。

男三青梅竹馬少年郎,前世被辜負後因愛生恨,這一世如今從明媚純情走到了“少年也知愁滋味”。

這位演員是不是配音?臺詞聽起來不趕客。

CP感也還在線,初步觀感雖然不驚豔、但也不過分掉鏈子。

(男三的圖就不放了)

“姜雪寧爲什麼不能有三個男人”上了熱搜,這屆言情劇怎麼好像男主數量多就贏了?

暑期那部爆款從男一到男三都能擁有姓名(男四甚至都能上桌分點湯),是因爲CP的質量而非數量,是念念悵悵兜兜轉轉深情幾許被辜負很好嗑,是在工業糖精之外、流水線路數之外做出了一點真正的情感內容。

更何況,對比之下那部的顏值+演技+臺詞總分,着實好太多。

歸根結底,不是手握“男主數量多”就可以的。

如果數人頭就能數贏,那建議你們改編下《水滸傳》,加個重生女主,“擁有108個男人和女人”的女主註定是天下最好嗑的呢!

三,正確預期之下的尷尬反饋

我們罵古偶的誇張濾鏡很多年了,罵千篇一律不能自己開口說話只能依賴配音的亂象很多年了。

之前還開玩笑,某位所謂古偶演員,充其量算配音演員的“臉替”。

這屆古偶,比如《寧安如夢》,爭氣了吼!原聲吼!也沒有用那種“快把演員五官都磨掉了”的誇張濾鏡了吼!

演員一做動作,各種紋路肌理瞬間出現。

算進步對不對?不對。

首先,表演是聲臺行表的綜合藝術,原聲本該是本分。

其次,某些演員某些情況下的原聲臺詞,真是參差啊。

讓人在“這一句說得還像人話”和“這無波無瀾背書敲木魚”之間來回搖擺,始終猜不透下一個暴擊點在哪裡。

白鹿此前飾演更生活化的角色,臺詞沒這麼齣戲。她有時候好些,這部不太行,男主則非常穩定,一直很糟糕。

《寧安如夢》裡諸多長篇大論,動輒是很書面、很古典、很拗口的大段內容。

專業人員講好了,那叫抑揚頓挫擲地有聲。

講不好,口齒打結、語氣生硬的短板,在又臭又長的內容裡暴露無遺。

當我們說“不要永遠用配音,聽來聽去永遠是幾位配音老大談戀愛”時,是期待更有個人鮮明特色的優勢的動聽的臺詞。

既要專業、也要個人特質。

而各路真正的原聲古偶現偶,用殘酷的現實毒打我們:既不專業也不特色。

層出不窮的“不行也能硬上”,讓人很困惑,不知道原聲比例提高,是通向一個優勝劣汰的光明未來,是將表演機會角色交給真正擅長的演員?還是就此折磨觀衆、把原本由別人替代的專業內容高光也剝離,通向更遭的“你們就不配吃點好的”。

濾鏡也一樣。

《寧安如夢》沒有用特別誇張的濾鏡,演員臉上的疲態清晰可見。

一度有點困惑,何必呢?你們到底想讓觀衆看啥呢?

流水線工業產品,工業糖精工業砒霜工業拉扯,半生不熟的臺詞,一言難盡的橋段,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