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價值」從張媽媽雞排看粉絲人數
文/鄭心媚
景美愛買旁的張媽媽雞排是我嘴饞時的不二選,她的雞排鮮嫩多汁,外皮炸得非常酥脆,味道又調得剛好,咬下一口,萬分滿足。其實這攤雞排七、八年前本來在景美夜市入口,當時經常排了一長串等着買雞排的人,後來據張媽媽說,攤位漲價,做的都被租金賺走了,乾脆連招牌一起頂讓給別人,她自己搬到現在的位置來。一開始我不曉得,還去夜市那買了幾次,總覺得口味不對,也就不再去了,後來也忘了怎麼發現的,總之繞來繞去,還是讓我找到了胖胖的張媽媽以及她鹹酥香的炸雞排。
搬到這裡後,一開始生意稀落,但沒多久,發現的人愈來愈多,也就又出現假日排隊的景況,有次,還誇張的得排上近一小時才吃得到,隊伍裡,我還意外的遇見了以前中時的同事,她告訴我:幾天前非凡美食報導過,難怪吸引了許多人到此嚐鮮。
那之後,我好長時間沒去,因爲懶得排隊,也就不吃了。幾個月前,突然想到,經過張媽媽時,發現隔壁的攤子貼着「張媽媽雞排」的招牌,而張媽媽本人卻在自己的攤子前拍蒼蠅。我上前跟她買雞排,她很哀怨地告訴我:「明明就比較不好吃,只是掛了個有名的招牌,你看,排隊的人這麼多!」我瞄了一眼排隊的人潮,問她:「可是,你纔是張媽媽不是嗎?我買到認得你了啊!」張媽媽這才褪下怨婦的表情,露出笑臉來告訴我:「是嘛,那個攤子跟招牌,我頂給他做的...。」原來張媽媽缺錢只好把攤子頂出去,自己在旁邊重起爐竈,卻沒想到大家不信任嘴,光依賴招牌。
昨天下午餓了,我又去找張媽媽,哇!不得了,怨婦張媽媽這下風光了,滿滿的排隊人潮,讓她像個重新坐上寶座的皇后般,指點着:誰先來?這一分誰要的? 而旁邊那個張媽媽招牌,兩個年輕人,孤寂的守着空空的雞排攤。
我想着真實與虛華,內容與包裝,過去二十年,我們都迷失在那些包裝下了,於是得用揹着多少錢的包包、開什麼樣的車來評斷人,做新聞時,第一句先問賺多少錢?紅不紅?來篩檢。前幾天,更聽到一個往日頗具名號的出版媒體集團,挖掘本土作家的標準在於「粉絲人數」,甚至還信誓旦旦的自以爲「誰不想在我們的招牌下出書啊!」結果,就是很多人不想,因爲昔日的金招牌,早已蒙塵生鏽,而生鏽的原因,何嘗不跟那個只買下「張媽媽」招牌的雞排攤一樣,以爲有着閃亮亮招牌,不管實質的內容如何,就能將生意做得風風火火。
世界轉動、變化,感覺,虛浮也走到了盡頭,偌大的招牌隨着真實被揭開,一一還原出本色來,有多少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多少評價,多少價值。
迴歸內容的價值,而不是價錢,身爲內容提供者,我很開心世界這樣轉變了。
●作者鄭心媚,新聞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