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待在家、什麼都不做? 小心「6個生活習慣」可能是破壞幸福的關鍵

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小習慣,竟然會不知不覺破壞「幸福感」?(圖/pixabay,下同)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對於「幸福」的感受度也不同。然而,「幸福」對於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來說一點也不含糊,甚至「有跡可循」。透過研究分析,他們知道做了什麼、不做什麼,會讓人感到幸福滿足,或是感到悲傷,而這些能左右人們「幸福感」的事物,極大部分都是日常小事、習慣的累積。國外網站《Bright Side》整理出6種人們意想不到的習慣,不妨試着做做看,爲自己的生活找回一點「幸福感」!

1. 不要「什麼都不做」不少人的休閒嗜好是追劇、看電影,但研究指出,人們其實還需要「創造性」的興趣,因爲創作過程可以減輕壓力、改善情緒,並且對抗抑鬱。很多人乍看「創造性」,以爲是要發展繪畫或演奏音樂,其實這泛指所有生活上的行動,例如蒔花弄草、重新擺設屋內空間、刷牆壁油漆等,只要是能激發自己的想像力,並付諸行動,過程與結束都能得到自我肯定與滿足。

2. 不要「把自己孤立起來」即使在這個網路時代,似乎一整天不接觸他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但其實,不論網路或現實,每個人仍然需要有一個羣體歸屬。研究指出,人們還是需要與他人建立連結、交流,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此外,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動,還能同步幫自己增強免疫力、減輕壓力並且增加自信。不論參加運動攝影遊戲社團都可以,只要覺得自己是屬於這個團隊,與團隊的大家彼此認同、有一致的目標即可。

3. 不要「只接受不付出」想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那就不要僅是接受家人朋友對自己的好,自己也要懂得「付出」。常有長輩會說「施比受更有福」,研究也證實,無意間做了一件舉手之勞,心情就會莫名地變好,原本鬱鬱寡歡的人,也會振作不少,更別提特別爲身邊的人準備一份禮物、寫一張卡片,這些種種都能提醒自己生活的美好。

4. 不要「負面看待發生在周圍的一切」例如當有機會參加一場高檔餐會,卻因爲種種因素只能待在家裡打掃房間,有人一邊打掃、一邊怨嘆自己參加不了盛會,有人適時轉念,慶幸自己終於有個完整的時間能好好打掃家裡。第一種人在整理完家務後,特別容易感到精疲力盡,第二種人打掃完後,卻會感到更加放鬆、更有成就感。《Bright Side》提醒,不要負面看待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別讓恐懼、遺憾這類的情緒佔領大腦、打擊自己,試着轉個念頭,讓生活變得更正面、有趣。

5. 不要「整天待在室內」對於有些人來說,「家庭私人領域」和「工作場域」應該要分開,看似完美的「在家工作」並不一定有助於幸福,能夠起身從室內走到戶外,就是迎接開闊心情的關鍵。但要注意的是,電影院餐廳這類的娛樂場所,不一定就能讓人們產生「享受生活」的幸福感。最直接的方式還是,到一個陌生或少去的地方,度過一段旅行時光,在陌生且室外環境,能讓人變得更快樂,更有自信。

6. 不要「整天坐着」「久坐不動」已經是習以爲常的生活方式了。上下班人們開車或搭乘大衆運輸往返公司與住家,回到家一樣坐下來看電視或是和家人擡槓,一旦人們呈現靜止狀態,負責「幸福感」的腦內啡和其他激素的分泌就會降低。因此,每天只要花短短30分鐘,離開沙發座椅,起身走一走、動一動,不僅能達到運動效果,同時也會讓身心靈更加滿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