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與新能源車市擴張 車險產品升級勢在必行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漢垚 北京報道

隨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迅速擴張,車險行業也隨之進入了變革期。然而,儘管汽車應用領域相關技術不斷進步,專屬保險產品卻仍未跟上市場需求的腳步。

新能源車險價格居高不下並呈上漲趨勢、智能網聯汽車缺乏標準化的保險產品、網絡與數據安全風險保障方面缺失等問題正阻礙車險行業進一步發展。

據中國銀保信發佈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23年,新能源汽車平均保費比燃油車高出約21%,其中純電車每年保費平均比燃油車貴1687元,約爲燃油車的1.8倍,且新能源汽車平均保費高於燃油車的情況仍在延續。

據統計,在已披露2024年二季度車均保費數據的保險公司中,近九成險企較一季度出現上漲。業內人士表示,二季度末,車均保費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能源車險保單量價齊漲。

同時,隨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的載人測試運營,無人駕駛車輛發生事故後的責任認定和賠償問題也成了繞不開的話題。

如何平衡汽車技術創新與風險管理,成爲各大保險公司亟需解決的難題。

新能源車險高價難題亟待破解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乘聯會公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492.9萬輛和494.4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0.1%和32%,市場佔有率達到35.2%。

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7月,乘用車國內銷量159.5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85.3萬輛,佔比53.5%,首次超過傳統燃料乘用車。

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高,新能源車險已經成爲整個車險行業的第二增長曲線。

據東吳證券預測,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67萬輛,保有量達3693萬輛,保費規模達1865億元,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爲18.7%;預計2030年保費規模將達5309億元,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爲34.9%。

從財險“老三家”中報數據可以看出新能源車險增長潛力。在2024年險企半年報中,中國人保指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承保數量同比增長59.3%。而中國太保則在半年報中表示,太保產險新能源車險保費同比增長41.7%。

然而,伴隨着新能源汽車規模的壯大,新能源車險高價問題也日益顯著。

近日,有多位新能源車主向記者反映其新能源車險保費上漲,部分車主向記者表示:“原本選擇新能源汽車是爲了節省燃料開支和維護費用,但車險支出高得令人吃驚,特別是每年保費都有上漲的趨勢。”

根據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與律商聯訊聯合等五家機構聯合發佈的《2024新能源車險發展報告》指出,在車險價格方面,新能源車均保費顯著高於燃油車,尤其是購置價格在10 萬元至30 萬元之間的家用新能源車,而該類車型所面對的消費者羣體基數較大,保費壓力成爲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所普遍面臨的問題。

新能源車續保被拒、續保保費漲幅大的情況更爲普遍,影響了用戶的投保體驗。在商業險的續保上,部分用戶因爲行駛里程多或者出過險,在續保時可能會被懷疑是營運車輛,導致續保價格飆漲甚至被拒保。

新能源汽車的高保費問題同樣令險企頭疼,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大多險企的新能源車險業務依然處於虧損狀態,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就在此前的2023年業績交流中表示,目前新能源車險的綜合成本率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他指出,新能源車險成本高的因素包括,一是新能源車智能化集成度高,二是新能源車身結構有不同,三是新能源車的駕駛行爲和燃油車截然不同,四是社會面上的因素,很多新能源車進行私車營運,即當做營運車使用。

在此等情況下,中國平安在業績報中指出,平安產險正在構建新能源專屬定價、服務、理賠體系;中國太保表示,太保產險新能源車經營力求把握市場規律,通過新模式精進管理,降低新能源車險保單成本率。

車企、保司、保險科技公司競逐新藍海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險難題及其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市場前景,不僅保險公司正積極調整策略把握市場機會,汽車製造商也不甘落後,紛紛開始佈局新能源車險市場。

近年來,小鵬、理想、蔚來等衆多車企紛紛進軍保險領域,通過成立保險經紀公司,來實現對用戶服務的全鏈條覆蓋。特斯拉在今年4月份註銷特斯拉保險經紀公司後再次申報登記“特斯拉保險經紀(中國)有限公司”。

比亞迪則是在成立保險經紀公司後,又取得保險公司牌照。2022年3月,比亞迪出資設立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一年之後的2023年5月,比亞迪收購易安財產100%股權,獲得保險公司牌照,並將易安財險更名爲比亞迪財險。

車企佈局新能源車險並不難理解。車企希望車主有更好的投保和理賠體驗,通過降低車型保費來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自身企業的新能源汽車,從而推動銷量增長。對於消費者而言,車險已經成爲購買新能源汽車後的最大支出成本,佔總支出的60-70%左右,這一現象也促使車企越來越重視保險業務,車險已經成爲連接車企與用戶的重要紐帶。

但對車企來說,開展車險業務面臨着多方面挑戰。首先,車險業務的數字化系統建設成本高、週期長,並且與保險公司系統對接複雜,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其次,車險業務具有屬地化特徵,需要多年與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業務對接的經驗積累。車企目前的主要競爭來自前端的銷售壓力,難以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車險業務佈局。

基於上述原因,保險科技公司也在新能源汽車保險領域發揮着獨特作用,它們通過技術創新、數字化運營和數據整合,解決車企面臨的車險業務挑戰,併爲保險公司提供支持,成爲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車車科技爲例,車車科技提出新能源車險行業解決方案。第一,投保理賠數字化,車車科技打通10餘家車企與50家保司的核心繫統,實現從投保到理賠的完全數字化流程,爲車主提供一站式線上化投保和理賠服務,提高車企的推送修售後產值,降低保司銷售費用、理賠反欺詐;第二,打通車企數據,協助保司進行精準定價。通過獲取車企的行駛數據、駕駛行爲數據,使保司擁有多元化定價模型,讓不同風險級別的車主享受到合理的保費,同時確保覆蓋高風險車型或運營車輛。第三,車險MGA新模式,賦能中小保司實現智能覈保和核賠。面對新能源車險市場保費貴、投保難等問題,車車科技通過數據和智能定價模型,提升中小保司的核保、核賠能力,幫助中小保險公司參與新能源車險市場。

從財務數據上看,保險科技公司在新能源車險領域的表現十分亮眼。車車科技2024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車車科技淨營業收入8.52億元,同比增長2.5%;經調整後淨虧損爲1220萬元,同比改善38.8%。在經營業績方面,車車科技第二季度總保單數量達400萬單,同比增長11.1%;總保費規模達56億元。新能源車險業務表現尤爲突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保單數達到22.5萬單,同比增長147.3%;新能源車險保費達到6.63億元,同比增長99.6%。

智能網聯汽車保險產品標準化缺失,或將基於責任險進行設計

與新能源汽車相比,智能網聯汽車面臨的車險問題更加複雜。隨着車聯網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逐步走入市場,然而保險行業卻未能爲這一新興領域推出標準化的專屬產品。

太平再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再保險”)發佈的《智能網聯汽車保險創新白皮書》指出,在當前已落地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案例中,投保的險種主要包括:傳統車險、責任險和意外險等。針對自動駕駛場景,目前保險業還在積極探索開發相關保險產品。

對於智能網聯汽車保險所面臨挑戰,《智能網聯汽車保險創新白皮書》表示,第一是缺少標準化的保險產品,目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主要針對傳統汽車設計,對於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和應用場景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和侵權責任,保險公司缺乏專屬保險產品來提供針對性保障。儘管部分地區已經通過特別約定的形式將測試期間的風險事故納入賠償責任,但尚未形成標準化的保險產品。

第二是網絡與數據安全風險未得到充分保障。市場傳統的保險產品僅能爲部分功能安全風險和預期功能安全風險提供保障。但由於智能網聯汽車融合了大量的通信技術,因此還會面臨網絡中斷、黑客攻擊等網絡安全風險。現有的保險產品並未充分覆蓋上述新型風險,導致智能網聯汽車在某些場景下缺乏有效保障。

由於自動駕駛汽車與傳統汽車易發風險發生變化,智能網聯汽車在保險需求上已與傳統汽車有很大的不同。

律商聯訊風險信息銷售總監侯維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傳統汽車的保險需求相對較爲固定和簡單。車主通常需要購買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等基本險種以覆蓋常見的風險類型。而無人駕駛汽車的保險需求更加複雜和多樣化。除了傳統的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等險種外,還需要針對其特有的風險類型開發專屬保險產品。例如,無人駕駛汽車產品責任保險、網絡安全保險等。

有汽車從業者向記者表示,無人駕駛汽車保險需要涵蓋傳感器、軟件、網絡安全等技術風險。同時,對車機制造商、軟件提供商等相關方責任的保險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還有保險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無人駕駛汽車保險或將基於責任險進行設計,保險由主機廠或運營方統一採購,這與傳統車險有較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