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層次父母靠吼,高層次父母只做兩件事
前幾天,看到這麼一幕。
一位媽媽帶着孩子坐高鐵,孩子一會兒哭着嚷着肚子餓,一會兒開始找奶奶。
媽媽被吵得不行,往孩子嘴裡塞奶瓶,讓他不許再胡鬧。
可孩子並沒有罷休,媽媽便大聲吼道:
孩子聽完更害怕了,在地上撒潑打滾,整個車廂都是他的哭聲和媽媽的吼罵聲。
這種吼罵孩子的場景,實在太多了。
我也能理解家長的情緒。大多數家長以爲靠吼罵就能管好孩子,殊不知,越和孩子硬碰硬,他就越叛逆。
這種應付和敷衍的教育態度,不但很難起到管教的效果,反而容易讓孩子一步步走向懸崖。
就像心理學家默娜·舒爾說的:
相反,那些高層次的父母,從不和孩子硬碰硬,卻能養出懂事有出息的娃。
18 世紀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尤其是家長常用的吼叫式教育,會讓孩子從小就沒有安全感,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差,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你吼罵孩子時,他的反應無非是這三種:
1.反抗,習慣性無差別攻擊人。
父母遇到事情第一反應吼罵孩子,無形中,孩子就學到了這種處理方式,脾氣變得易燃易爆炸,長大後很容易出現暴力傾向。
特別是到了青春期,孩子有強烈的自尊意識,父母壓得越厲害,他就越叛逆,親子衝突也會更加突出。
2.耳旁風,你說什麼都當沒聽到。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你吼罵或是催促孩子,孩子總是不理不睬,要麼當沒聽到,要麼嘴上說好,實際上沒有行動。
這是因爲孩子的大腦開啓了逃生機制——
爲了“逃離”家長或者結束說教,無論家長說什麼,孩子都會嘴上敷衍:“知道了”“行”“下次不再犯了”,其實心裡根本沒當回事。
3.順從,但順從並非好事。
美國心理學家提出過“習得性無助”的概念,意思就是多次遭受到一樣的打擊,會出現絕望和無奈的心理狀態。
很多被吼罵大的孩子,從小就學會看父母臉色,做事也小心翼翼,不敢直面說真話。
久而久之,性格變得懦弱敏感,甚至成爲討好型人格。
就像之前在遊樂園看到一位爸爸帶着孩子,讓孩子跟人形玩偶拍照,孩子不太願意。
氣得爸爸大發脾氣:“你這孩子真不聽話”“快笑一個!”“大老爺們磨磨唧唧的”……
孩子強忍着眼淚不敢哭出來,配合着爸爸擺姿勢,但整個人的表情和狀態,是“木”的。
哈佛一項腦研究證明:吼罵會刺激孩子的杏仁核,而杏仁核是負責情緒反應的腦區。
長期被吼罵,海馬體(記憶形成的關鍵腦區)和胼胝體體積縮減,導致記憶力和反應速度明顯下降。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校長問學生拉加:“你如此用功,學習成績卻一直都很差,原因到底是什麼?”
拉加答:“恐懼”。
一個沉浸在恐懼裡的孩子,他反應遲鈍、卡殼,學習註定低效。
這樣就是爲什麼,平時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容易崩潰,因爲越吼,孩子理解能力越差,越拖拉。
其實,4-6歲的年齡段正是情緒認知發育的黃金期,孩子對情緒的認識、表達,還處在懵懵懂懂的階段,情緒失控是件正常不過的事情。
他們情緒上來時,可能用大喊大叫、摔東西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我們教育,應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兒童的天性。
我的一個朋友,和兒子日常交流全靠“河東獅吼”。
但,無論老母親怎麼怒吼,兒子依舊是“媽吼任媽吼,我左耳聽右耳出”的狀態。
有一次,她吼得自己喉嚨發炎,決定不再進行這種不傷敵、卻自損三千的教育方式。
於是:
孩子上學出門拖拖拉拉,她忍着不開口,結果兒子遲到了,第二天就很有緊迫感;
晚上作業沒寫完,她也不催促,熬了幾次夜,被老師批評了,兒子開始自覺寫作業;
兒子不好好吃飯,她反其道行之:“說不吃就不吃,有骨氣!”嚇得兒子趕緊把飯吃了……
現在,兒子基本都能自覺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時間,不需要父母操心。
你看,我們每天催促和嘮叨,孩子反而很難真正學到教訓或道理。
想要孩子積極主動去做一件事,父母的吼罵其實是無用教育,給孩子真實有效的幫助纔是關鍵。
學霸鄧明揚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鄧明揚是2020年被麻省理工學院唯一錄取的國內高中生,但早在這之前,他父母也很愛在孩子面前指手畫腳,一不順心就着急上火,導致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
後來,他們決定改變策略,只做好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
在這種教育下,鄧明揚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成績越來越好。
其實,孩子不聽話,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折射。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一定不會是情緒的產物,他們懂得及時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培養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才能激發他做事的內驅力。
關於吼罵孩子,北師大副教授錢志亮一針見血指出:
家長話說得太多,孩子就不會把大人的話當回事。
失去耐心加上逆反心理,表現出來的就是對家長的頂撞、不尊重。
養娃之路漫漫,非常考驗父母的心力。
孩子不聽話,吼罵不行,過度溺愛也不好,父母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學會喊停。
尹建莉說:“教育孩子,無非是好好和他說話,不着急不發火,做到這一點,就成功百分之八十了。”
但很多時候,我們情緒一上來就很難把控住,導致錯位溝通,沒有任何教育效果。
所以啊,如果你總是不經意吼罵孩子,不妨試着和孩子約定好。
當意識到孩子不舒服,立馬停止,跟孩子說“爸爸/媽媽態度不好,謝謝你提醒我。”
或者記錄下自己的情緒,寫下來或者錄音,一是能緩和自己的情緒,二是方便自己覆盤、自省。
這樣,我們在與孩子衝突被激發之前,及時按下情緒的“暫停鍵”,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溝通。
第二,不帶標籤描述事實。
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給孩子貼上“不懂事”“懶惰”“拖拉”的標籤時,孩子的反應總是很激烈:“我哪有!”“我明明沒有啊!”
不妨試試“YZ”陳述法:你在Y情境下做的X,讓我感到Z。
比如:
客觀描述事實,告知感受或期望,而不帶情緒也不針對人,這種溝通方式往往更能被孩子接受。
第三,尊重,而非命令。
如果孩子的行爲需要制止,父母不要太武斷,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孩子。
比如說,“你打算什麼時候做作業呢?”“你想先洗澡還是先吃飯?”
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在瞭解了孩子的想法後,再幫助他一起判斷商量,這個想法合不合適:
“爸爸/媽媽理解你的想法,我剛想了下,……感覺不太合適,你覺得呢?”
第四,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孩子的認知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很難自動學會共情能力,這也是爲什麼你生氣吼罵,他卻無動於衷。
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試着教會孩子學習一整套“自我情緒管理”的流程:
認識情緒、表達情緒、管理情緒。
認識情緒:不管是我們生氣,還是孩子哭鬧,我們需要讓他意識到:原來這是在生氣了;
表達情緒: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形容出來,去表達自己的心情、情緒;
管理情緒:遇到不順心的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用哭喊解決問題,實在控制不了就找大人幫忙。
英國人類學家莫利斯指出:
從出生到青春期,孩子需要經歷“抱緊我”、“放開我”、“別管我”三個階段。
對於5-12歲的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漸漸放手,讓孩子逐漸學會自我管理。
當然,放手也不是說完全放縱和溺愛,而是父母要在建立好親子關係的前提,去做好孩子的輔導師,幫助孩子更好地奔向前方。
養育孩子,態度往往比方法更關鍵,好的態度纔會是牢固的橋樑。
父母只有先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才能成爲孩子自我管理的榜樣。
十點讀書開視頻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頻裡學知識
歡迎點贊關注
本期解讀:李商隱《無題》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狸愛CUC,公衆號:笙夜時間。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