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會召開前夕 陸學者刊文美媒:悲觀氣氛瀰漫

延宕多時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確定將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大陸政治學者在美國之音刊文稱,當前強烈的悲觀氣氛瀰漫,很難想像會議會出現任何重大的實質性改革。(美聯社)

央視27日報導,延宕多時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確定將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是「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美國之音26日刊登一篇以「北彥」爲筆名的大陸政治學者的評論指,在中全會召開前夕瀰漫一股幾乎前所未有、強烈的悲觀氣氛,在此氣氛中,很難想像會議會出現任何重大的實質性改革,亦沒有跡象顯示中共願意拿出「牛肉」進行安撫。

文章列舉悲觀氣氛的來源,包含從5月初以來,南方連續降雨,多地迎來又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而華北則在6月進入高溫和大旱;大陸的有產階級則經受股市不振和稅務清查的雙重打擊,股市信心和公衆的消費信心都跌到了30年以來的最低點。

文章還提到,在上半年中央層級多次放風安撫民企之際,地方政府大肆「要稅收不要企業」的野蠻徵收,令大陸的民營企業再度陷入恐慌;此外在經濟下行、企業大規模破產和轉移、房地產崩潰的情況下,大衆集體抗議激增,還有中年失業者開始針對外國人進行報復等。

文章表示,在如此悲觀氣氛中,很難想像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可能出現任何重大的實質性改革,無論是改善民生還是改善經濟,爲人民注入信心。即使此次會議改革雷聲頗大,也絕無可能像40多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清算「兩個凡是」、然後以改革開放的名義進行對內、對外的雙邊妥協。

文章認爲,但這並不妨礙北京當局說一些「安撫的話」,做一些技術性的調整。不過,所有這些以寸計的讓步,也不免陷入到「承諾疲勞」中,人民和資本信心全無,國際社會則將信將疑。美國和全球自由世界如果遇到一個拒絕向內向外妥協的頑固政權,如何可能避免相互間的不信任、脫鉤和對抗?

文章表示,這就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的國際和國內環境。「沒有妥協,也意味着中共並沒有改善內外任何一方關係的意願,無論減少對外貿易戰風險還是提升內需都成泡影,全會能展開的經濟和改革議題自然非常有限」,也因此,人民對大會以及未來的悲觀便得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