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衝擊 欲加之罪

(圖/中新社)

近日,友人轉來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範亞倫(Aaron L. Friedberg)在《外交事務》雜誌的一篇文章《阻止下一波中國衝擊》。作者認爲,當下中國大量出口的半導體制品、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正在引發新一波的「中國衝擊」。

範亞倫這篇文章除了批判中國產能過剩,還指責北京因一黨一己之私拒絕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呼籲民主國家組建貿易防禦聯盟。平心而論,中國是否產能過剩,中國經濟改革何去何從並非沒有討論空間,但如果發達國家固執己見,殺人誅心,並以此爲自己的貿易保護主義開脫,恐怕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只會進一步激化矛盾。

範亞倫在文章引用世界銀行的數據,稱2022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產能的30%,但消費量僅佔全球的13%,這些過剩的產品大量傾銷到全世界。這是中國透過補貼、市場準入限制、貨幣操縱和其他工具來擴大其製造能力並掠奪海外市場的結果。即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外需急劇萎縮,中國仍不放棄出口戰略,反而透過產業升級競逐更多賽道,釋放更多產能。

範亞倫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與美國西方主流輿論別無二致,可說是跟美國政府一唱一和。上月,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同時也是美中經濟工作組美方牽頭人的夏包,在華盛頓公開表示,一波接一波的中國衝擊使美國等國家的工人和企業深受其害。比如從2000到2015年,中國增加超過8億噸的鋼鐵產能,在美國造成近1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夏包也警告,如果北京不自行化解新一波中國衝擊,美國將採取防禦措施。

範亞倫給出的防禦措施建議,就是不惜違反WTO非歧視原則以及冒着激化貿易戰的風險,也要組建民主國家的貿易防禦聯盟,把中國擠出全球市場。更重要的是,做爲政治學者的範亞倫認爲北京之所以拒絕承認產能過剩,也拒絕向以國內消費爲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型,蓋因中國長期依賴大量出口換取快速增長,從而有資本擴張軍備,形塑地緣政治影響力,最終維護中共的政治權力和社會控制。

然而,在北京看來,中國出口「新三樣」之所以風靡全球,是比較優勢與外需旺盛自然結合的結果,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現象。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全球市場上競爭不過中國,就泡製「產能過剩論」、「中國衝擊論」爲貿易保護主義打掩護,本質上是不想看到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不願承認中國人也有過上好日子的權利。至於結構轉型,擴大內需其實是中國的既定戰略,但並非能一蹴而就,更不是範亞倫、夏包等人提議的提高工資、增加社會福利支出那麼簡單。

如果在商言商,合理的產能利用率應是多少,反補貼稅是高了還是低了,都有討論和談判餘地。如果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安全化甚至武器化,將產能過剩與中共的國內統治、對外戰略掛鉤,那就不是一、兩個百分點的利益交換那麼單純,而是會大大壓縮對話協商的空間,加速經濟新冷戰和催生兩個平行市場。這對西方真的有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