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構建網絡空間新生態 可信計算迎巨大新型產業空間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劉曉莉 記者 李興彩)9月9日,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上海地區活動高峰論壇分論壇暨海上院士講壇(第37期)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演播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講壇上就開創安全可信數字經濟新生態作主旨演講。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爲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雖然到處都是數據,但人們又常常面臨數據短缺。“大數據猶如鑽石礦,礦石本身價值很低,首先要將數據產業化、智能化,才能實施數字化轉型。”在沈昌祥看來,數字化轉型即數字產業化,也就是對數據進行處理、再加工,形成數字化產品。

“數字產業化已經形成新型的產業鏈,影響到網絡安全、系統安全、個人設備隱私保護、供應鏈安全,必須構建安全保障體系。”沈昌祥強調,當前,數字經濟面臨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必須構建安全可信的網絡空間新生態。

如何構建安全可信的網絡空間新生態?“安全可信計算相當於人體具有免疫力,可確保健康。”對此,沈昌祥從原理上解釋,網絡安全風險源於圖靈機原理缺少攻防理念、馮諾依曼架構缺防護部件和工程應用無安全服務的先天性脆弱缺陷。因此,設計IT系統必定存在大量未經處理的邏輯缺陷,傳統“封堵查殺”補丁難以應對未知惡意攻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全可信產品和服務在實施計算運算同時,可並行進行動態的全方位整體防護,使得能完成計算任務的邏輯組合不被篡改和破壞,達到預期的計算目標。

沈昌祥介紹,中國可信計算通過感知預警應急反制、風險分析準確定級、評審備案規範建設、嚴格測評整改完善、監督檢查消除隱患等“五環節”全程管控,實現了攻擊者進不去、非授權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竊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統和信息改不了、系統工作癱不成、攻擊行爲賴不掉等“六不”防護效果。

需要強調的是,完備的可信計算3.0已經形成產品鏈,迎來巨大的新型產業空間。沈昌祥舉例,目前,在具備可信計算功能的國產CPU(處理器)、嵌入式可信芯片及可信根、具備可信計算3.0技術的設備方面,已經實現了產業化,誕生了海光信息、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優秀企業。

記者注意到,海光信息成立於2014年10月,已經於8月12日登陸科創板,公司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其中,海光CPU系列產品海光一號、海光二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海光三號處於驗證階段,海光四號處於研發階段;海光DCU系列產品深算一號已經實現小批量生產,深算二號處於研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