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降低依賴西方 透過國際組織強化主導地位
中共二十大宣示要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與美國的制度之爭將更激烈。圖爲中共二十大開幕式。(新華社)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賽奇(Anthony Saich)日前表示,他認爲中國近期沒有意圖、也不會武力統一臺灣,二十大後中國會加速試圖在經濟、金融、科技等方面減少依賴西方國家,並透過國際組織強化國際主導地位。
賽奇於日前立法院的座談會上表示,從俄烏戰爭當中,中國一方面驚訝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力度,另一方面俄羅斯是中國對抗美國的重要後援,因此在俄羅斯仍處於混亂的情況下,綜合來看,東亞目前力量平衡,他認爲中國近期沒有意圖、也不會武力統一臺灣,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不需要匆忙行動。
賽奇也指出,中共二十大展現出中國政策方向的延續性,俄烏戰爭也讓中國更加強調,要儘快在經濟、金融、科技等方面減少對西方國家的依賴,例如中國嘗試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成立中國國際能源交易所、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建立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等,雖然他並不認爲這些措施成功。
賽奇續指,中國也清楚表明,將繼續透過獲得國際組織和機構的領導權,來主導國際秩序,尤其是在一些美國退出的領域,並以此制定全球公共產品的監管標準,例如在航空、電信以及農業等領域;習近平多次表態,中國要成爲規則的制定者(rule maker),而不僅是執行者(rule taker)。
總結來看,賽奇認爲,中國仍會支持俄羅斯,因爲放棄俄羅斯對中國來說沒有任何好處。賽奇也強調,雖然他認爲短期內中國不會武統臺灣,但武統仍在中國的議程表上。
同場的哈佛教授康義德(Edward Cunningham)從政治經濟的角度出發,針對學界關於中國與國際互動「脫鉤」(Decoupling)一事進行分析。他表示,在俄烏戰爭之後,很多學者認爲現在的中國由於國家高強度的管制,因此逐漸與世界各國發生互動上面的脫鉤。
但是康義德指出,必須要思考這種脫鉤所指涉的是:一、何種產業;第二,瞭解雙邊外交關係如何影響這個脫鉤的行爲;最後,則是應該要了解國際企業面對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會做出何種應對。
康義德強調,雖然中國現在看似有越來越多產業離開,但必須要注意的是,就服務貿易業以及與科技無關的產業,實際上還是有許多企業持續在中國進行發展與部署。所以在談及脫鉤問題時,必須以更宏觀、更多元的視角去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