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設計實踐在德國引起共鳴

人民日報記者 徐馨

由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和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可持續設計”世界巡展歐洲首站活動日前在德國柏林舉行,展出來自中國10個省份的26個優秀項目及81件展品,涵蓋鄉村振興、再生材料、生態共創、可持續教育等多個主題,展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當下中國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展覽現場,衆多可持續設計改造案例吸引觀衆駐足觀看。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仙都石宕8號石窟項目,建築師徐甜甜與當地合作,以“最小干預”原則將廢棄採石場轉化爲可供人們閱讀、交流的公共文化空間;在四川成都西村創意產業園,由建築師劉家琨設計的西村·貝森大院成爲網紅打卡地,屋頂跑道可供居民散步、騎車、舉辦音樂會等活動;位於上海長寧區的“閒下來合作社”,則將閒置的地下空間改造爲公共客廳,豐富社區生活……

德國伊達思建築論壇負責人克里斯蒂表示:“縉雲石宕的轉化創新爲德國的露天礦址和地下礦洞改造帶來有益借鑑。活化利用在地資源,避免重複建設,可持續設計理念在中國多地都有生動展現。”

明黃、茜紅、竹綠、棗褐……在雲南白族扎染技藝展區,50餘種取自植物的美麗顏色吸引了許多觀衆,經由扎染技藝製成的日常用品也美得質樸雋永。“春天用密蒙花,夏天用馬藍,秋天用核桃皮,冬天用柿漆,我們在恢復古法技藝,也在實踐綠色生產生活。”雲南白族扎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翰敏說,“這一古老的技藝包含着中華民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這種智慧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人類。”

教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本次展覽還向觀衆介紹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實踐。比如,藝術家與當地孩子們共創設計的雲南維西塔城駐地計劃,與數百名山區留守兒童合作共創公共藝術裝置的“花火計劃”等。

“通過這次展覽,我們呼籲可持續設計從日常生活與周邊社區出發。中德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非常活躍,此次邀請的項目也考慮到中德兩國設計師未來合作的可能性。”此次展覽策展人崔嶠說。

“這一展覽富有啓發性,許多項目並沒有採用舊有的解決思路。展覽涵蓋社會、文化、技術等問題,鼓勵人們思考未來方向,並積極參與對未來的塑造。這樣的視角和實踐在關於可持續性的討論中至關重要。”德國國家設計獎評審、德國品牌應用科技大學教授安斯加·埃登斯表示,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於德國設計師拓寬創作視野,“融合東西方美學的跨文化交流與合作可以促進創新,這在全球化時代尤爲重要”。

(人民日報柏林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