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北京兩公司座次重排:北京新城公司153億拿下北京總價地王,半年銷售額超過中海北京公司
北京市場難得在年末推出的巨無霸地塊,讓急需補倉的中海地產完成了一記絕殺。
11月29日北京正式拍賣的一宗組團捆綁巨無霸地塊,由酒仙橋、十八里店、小紅門三個地塊組成,總建設用地面積約14.7公頃,規劃建築規模約39.4萬平方米,起拍價高達153億元。
153億,這個數字註定會被刻在北京土地拍賣的歷史上,一同刻下的,還有拿下這塊地的中海地產。
0.21%的溢價率,銷售指導價分別爲12.5萬元/平方米、8萬元/平方米以及7.9萬元/平方米,中海戴上了“總價地王”的皇冠,也一舉在北京拿地榜衝到第一。
“流速和利潤可能是比較大的挑戰。”一位開發商人士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
今年前十個月,中海在北京的銷售額爲378億元,以超過百億的優勢領先第二名華潤。但權益拿地金額卻只排在前五。而去年同期,中海在北京拿地排名第二。
關鍵城市上海也是面臨相似的情況。
前十月中海在上海的領先優勢更大,444億元的銷售額超過第二名華潤200多億,但在土地市場只拿了一塊地,被華潤大幅甩在身後。
拿到北京巨無霸地塊的前一天,中海在上海以36.45億元拍下楊浦區N090602單元K8-05地塊,成交樓面價73288元/平方米,溢價率16.33%。上海中原地產資深分析師盧文曦分析:“楊浦這個地方,很多金融行業的人在買,因爲他們在陸家嘴工作,但那邊的價格太貴,其他地方又太遠,楊浦正合適,所以從去化和購買力上看,應該沒問題。”
兩天時間,中海在關鍵城市拋出近200億補倉。不僅能大幅扭轉前十月權益拿地五名開外的局面,同時對於維持頭部地位吃下了一顆關鍵的定心丸。
內部“賽馬”衝出黑馬?
在北京,中海有兩個公司。
由張欣領銜的中海新城公司和由倪健剛領銜的中海北京公司,兩家兄弟公司在北京施行“賽馬制”,同臺競爭。過去五年,中海一直是北京市場的銷冠,跟這種“賽馬制”不無關係。
這次拿到153億地塊的,是中海新城。中海新城2007年在石景山紮根,之前業務一直在石景山,主要業務的方向是城市運營。
“中海新城做了一些大片區的城市開發,所以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開發商,跟中海北京形成了業務上的互補。中海北京就是傳統的開發商,目前主力項目,一部分在豐臺,還有海淀和昌平,所以兩個業務領域之間是有明確劃分的。”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
她分析,酒仙橋、十八里店和小紅門其實都是片區開發,處在起步的階段,需要像中海新城這樣的城市運營公司參與。不僅僅是住宅開發和銷售,更多的是把整個片區域的配套提升,“它不是一般開發商的業務邏輯”。
2022年,中海北京公司銷售額超過400億元,中海新城僅有100多億元。
局面在今年出現了變化。
中海新城開發的豪宅項目中海京華玖序在今年6月30日入市,項目開盤當天網籤175套,總成交金額62億元,平均每套3400萬元,去化率接近八成,位列上半年北京項目銷售金額榜第一。截至目前,項目網籤數據上升至239套,簽約面積4.2萬平方米,按照成交均價17.5萬元/平方米計算,其銷售額達到了75億元。
中海新城上半年項目網籤金額112.8億元,超過了中海北京公司。
與之相比,儘管中海北京公司旗下樓盤數量衆多,目前有10多個項目在售,但上半年累計網籤金額合計86.6億元(全口徑),其中有部分項目的銷售情況並不太理想。
比如,中海公園裡項目,東方雨虹在2023年10月8日拿地,後來轉手給了中海。該地塊成交金額高達40.135億元,溢價率15%,樓面價大約是4.89萬元/平方米。住宅銷售指導價卻高達7.8萬元/平方米,直到2024年3月1日纔拿到預售證,目前僅簽約了30套房源。
153億地塊拿到手後,中海在北京市場實行了多年的“賽馬制”,恐怕真的要衝出一匹黑馬了。
年底密集補倉
年底的集中發力對於彌補中海在覈心城市的貨值,保證明年的銷售至關重要,特別是巨無霸地塊。
“除了這幅巨無霸地塊,萬泉寺地塊大概率也要被中海北京公司拿下。”上述開發商人士對《鳳凰WEEKLY地產》透露。
11月4日,位於北京豐臺西南二環外萬泉寺村的一宗宅地正式“轉正”,起始價110.5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宗地塊的出讓文件中,並未提及是否設置合理土地價格上限和銷售指導價。
據悉,上述地塊具體爲豐臺區萬泉寺村棚戶區改造土地開發項目FT00-0613-0024地塊,位於豐臺區太平橋街道,土地性質爲R2二類居住用地,用地面積6.37萬平方米,建築控制規模17.83萬平方米;預計將於11月28日9時起開始競價,截止時間爲12月12日15時。
“雖然體量大,地塊都不錯。年底別家都沒錢了,中海和區裡談,更容易獲得優惠條件。”上述開發商人士表示。
今年,中海的拿地規模有着明顯的縮量,從前十個月拿地情況看,中海的權益金額才209億元,排名第七,新增貨值477億元,排名第六。
去年同期,中海權益拿地金額已經達到了897億元,排名第一,這巨大的差距,說明了中海今年的投資策略也趨於保守。
“中海現在的投資紀律性非常強,就是集中拿核心區域的核心地段,”一位中海內部人士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
而從投資區域看,中海在京津冀拿地排名第三,在長三角和大灣區均跌出前十,特別是在上海僅拿了一塊地。
盧文曦表示:“中海在上海的公開市場沒啥收穫,主要也是運氣不好,幾次熱門地塊都沒有搖中。”
剛剛結束的土拍,10幅地塊中海報名了7幅,僅次於華潤,然而僅有一塊入賬。
從北京和上海兩場土拍看,中海和華潤的“龍虎鬥”逐漸升溫。
北京的巨無霸地塊就是兩個直接競爭對手的對決,北京資深地產評論人澤龍表示:“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土拍,這不是一次常規的對決,這是起始價153億的大佬門閥遊戲。”
而在上海,華潤報名了8幅地塊,中海則是7幅,雙方也有數次直接競爭,最終華潤勝出,拿下了三幅地塊。
北京前十月的銷售額,中海以378億元,以超過百億的優勢領先第二名華潤;而在上海,中海的領先優勢更大,444億元的銷售額超過第二名華潤200多億。
年末中海與華潤在京滬兩地土拍市場掰手腕,顯然無力扭轉今年的銷售排名,而明年的競爭或許已經在此刻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