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橫又震傷 修復與休養拔河

中橫便道明隧道上堆積落石,隨時可能落下。記者餘承翰/攝影

雨滴劈哩啪啦打在車窗上,窗外的波浪型護欄,引領車輛行經充滿傷痕的中橫便道。視覺還沒從殘破如鋸齒的護欄中轉換過來,一塊靜靜躺在路旁的巨大落石,讓我們全瞪大了眼,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谷關工務段段長張裕閔若無其事地說:「新來的(石頭)喔!」

路況破碎 長年管制通行

谷關地區自四○三地震後觀光客大減,街上冷清。記者餘承翰/攝影

與落石共處,幾乎成爲工務段人員及來往中橫便道居民的日常。廿四公里路途中,隨處可見落石卡在邊坡,居民只能習慣年復一年,每天在三個開放通行的時段,從這條柔腸寸斷的道路,就醫、送貨、返家。

通車六十四年的中橫公路,西起臺中東勢,東到花蓮太魯閣,曾具「人定勝天」時代意涵,但九二一地震及二○○四年七二水災,重創谷關至德基路段,至今未愈。

政府於二○一二年開通便道,行政院今年二月通過「臺八線卅六K~六十二K(含臺八甲線)谷關至德基段復建可行性研究」,未料不到兩個月遭遇四○三大地震。

混搭工法 修路沒唯一解

本報採訪團隊在地震後兩個月的六月十三與十四日,挺進中橫便道直擊道路現況,在「休養」與「修復」間,爲何令社會如此糾結。這一震,又震出什麼影響?

車輛從谷關管制站駛入,行經不同時期建的明隧道,張裕閔說,工法皆依當時條件決定,演變爲紅色鋼構和RC「混搭風」,中橫工程「沒有唯一解,只有當下最佳解」。

自十一點五K的青山會車點後往德基方向行駛,沿途景色愈趨「原始」,強震後崩塌的邊坡裸露而出、又硬又結實變質砂岩,幾乎都可砸穿車輛。

行至十六點四K處,張裕閔下車站在被石塊砸得歪七扭八的護欄旁,比了比山壁,「地震時大片邊坡滑落,堆了廿多公尺高,爲進去勘災救人,只能徒手爬上石頭堆」。

雨中行車 絕壁驚悚落石

十四日一早團隊再度進入便道,雨愈下愈大,站在十七K、兩度被打壞的鋼便橋旁,保護橋樑的穹頂工程尚未完工,明隧道上堆積的落石,像一把隨時會落下的利劍。

谷關工務段段長張裕閔:地震時邊坡滑落堆了廿多公尺高,爲勘災救人只能徒手爬上大石頭堆。記者餘承翰/攝影

管制放行時段到了,車輛依序開往谷關,忽然間,工程承包商望着陡峭山壁驚呼「啊啊!」山壁上,短短十五秒,只剩石頭硜硜的聲響夾雜雨聲,空氣瞬間凝結。

「這就是鄉親會遇到的狀況,他們也很『剉』啊。」令我們短暫窒息的緊張感,卻是居民廿多年日常。

中橫新舊傷不斷、難以痊癒,只能不斷貼OK繃試圖止血,「搏命」往來谷關及梨山的居民、司機與工程人員,都想問,如此的傷,何時能止?

中橫便道403震後災況 製表/楊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