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與清大整並 明年3月提方案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停招後剩餘資產,將無償捐給清大半導體學院使用。(王惠慧攝)
清華大學校長高爲元22日表示,與中華大學整並,盼透過合作,培育更多人才。(王惠慧攝)
清華大學與中華大學取得共識,將循臺科大並華夏模式,以「整並」方式在中華大學停招、退場後,設立「清華平方科技園區」,培育半導體人才。清大表示,目前協商在早期階段,盼明年3月有具體方案,雙方校務會議若都通過後,再報請教育部覈定。華大則強調目前並無虧損,盼提早談掌握主導權,教師至少延聘6+1年,預計1年內完成整並計劃書,最快114學年度停招。
中華大學董事會21日決議通過啓動與清大協商整併案,整並與合校最大不同在於,整並是其中1校退場後才由另1校接手,合校則是直接承接兩校師生,後續兩校畢業生的畢業證書上,都會印有最後合校的校名。
消息一出引發熱議,有清大學生說,學校可能考量到校地及校舍等,但之前跟竹教大合校時傳出不少學位爭議,盼校方審慎考慮。華大學生則普遍樂觀其成,認爲接下來學校資源會更多。
清大校長高爲元說,由於少子化加上政府推大矽谷計劃,合作是好的機會,學校內部也有程序要討論,這只是開始的一小步。他說,與華大討論是「整並」,與合併、合校不同,並舉臺科大跟華夏整併案爲例,華夏學生畢業後,才完全移交給臺科大管理。
談到整並動機,華大校長劉維琪指出,近日得知清大半導體學院尋覓不到適合地點,提出方案經董事會通過,願在停招後將不動產及約7億多元剩餘資產,無償捐給清大半導體學院使用,盼發展成培育國際級人才的重鎮,創造三贏。
至於師生權益,劉維琪表示,現有的教職員會確保至少延聘6+1年,第7年再考慮是否續留,學生雖一樣在華大畢業,但有機會去清大修課,提升競爭力。
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論及私校退場,高教工會始終認爲公共化是最好的方向,其中也包含大學公私並的作法。不過,學校整並過程,必然涉及校產、校地、人事還有學生權益等各項挑戰,呼籲教育部等主管機關,在法律上儘快完善,排除各種行政障礙,讓並校更順暢。
教育部迴應,未收到2校申請整並計劃書,後續如完成校內程序向教育部提出具體方案,在確保學生及教職員權益下,教育部將比照臺科大與華夏科大整並模式給予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