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石破茂勝出 賴政府要因勢利導
中國時報社論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第二輪投票石破茂逆轉勝高市早苗,將在10月1日被日本衆參兩院指名爲102代首相。石破茂決定留任官房長官林芳正,可望延續岸田的內政、外交佈局,複製「安倍經濟學」的「高市經濟學」未成現實,日圓急速升值;「新資本主義」爲石破承繼,此可見於其重視分配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未能復辟,終結量化寬鬆成定局。
政治光譜 中道保守主義
石破茂不若高市早苗的鮮明保守色彩,但勇於講真話,石破以已逝自民黨大老渡邊美智雄的話爲座右銘,「當勇敢及真誠說出真相時,國民必將回應」。從政治光譜來看,石破不算右翼,屬中道的保守主義。石破不若高市以極端右翼、煽動性的方式回答問題,而是盱衡國際現實,尋求美中競爭下,如何確保日本的國家利益,不爲他人作嫁。
石破茂歷任防衛大臣,是國會議員中少見的「防衛族」,幾度親率「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的跨黨派國會議員來臺,嫺熟兩岸關係、印太安全戰略。面對美國式微,石破認爲印太安全機制應一改冷戰以來的複數雙邊,將日美、美韓及美菲等多個同盟機制結合起來,建構成類似北約(NATO)的集體安全保障機制。石破更針對敏感的「核共享」表示,日本並不擁有核武以及核武管理權,但可「共享決策過程」。在美日同盟中,石破試圖強化操之在己的部分,須毅然面對「修憲」問題。
石破一改岸田文雄對「修憲」的冷處理,宣誓「實現由國會提議修憲」,將自衛隊寫入《日本憲法》第9條並新增緊急事態條款。石破的修憲主張如何與和平主義並行不悖的政治難度極高,但展現不和稀泥,敢於直面問題的態度,此正是石破從政30餘年打造的「石破品牌」,深得民心。
日本面臨安全保障環境惡化的挑戰,石破在變革防衛體系上態度積極,但此非追求不切實際的軍事大國化,且不背書安倍的「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中衝突與日本民意相左,石破領政日本須妥慎處理日中關係。日本在意南面安全,但日、中一衣帶水,須尋求方法與此巨大鄰國交往,此無關主觀好惡,而是日本安全上的客觀需要,而非「親中」與否或在兩岸間取捨。
石破茂爲日本政界相對願意與中國對話的領導人,同時亦是應對美日同盟的老手,應可在美中競爭中維持動態平衡。石破上臺後,日中關係將是優先處理的外交課題,但「深圳日童遇難事件」沖淡福島核廢水排海問題、改善雙邊關係的效果,加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佐贊波」驅逐艦史上首次穿越臺海,航向南海蔘加「多邊海上合作行動」(MMCA),日中關係更形緊繃。
南海及臺海緊張升高牽動日本週邊安全,解決東亞日益嚴峻的安全環境成爲棘手難題,缺乏將「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定位落到實處」的條件,日中首腦外交如何重開機,考驗石破的外交手腕。
日中關係 外交優先課題
石破茂在富士電視迴應「是否協防颱灣」時表示,目前希望全力以赴思考如何避免此事態發生,但不好言明日本因應兩岸衝突之道。石破模棱兩可的態度,遭批評爲「親中派」,石破反駁強調自身考慮的是日本在國際社會中應扮演的角色,不應簡單的以「親中派」或「親臺派」二分法歸類。
石破稱應就「臺灣有事」沙盤推演,但不意味主動挑釁中國或爲臺灣挺身而出力抗北京。綠營中人期待矢言繼承前首相安倍遺志的高市早苗當選,兌現強化日臺關係,不讓臺灣成爲香港第二的承諾,但高市避談安倍任內將「釣魚臺國有化」後惡化的日中關係拉回軌道,恢復「首腦外交」,日中關係積極向好的過往。
民進黨政府強調安倍講「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卻忽略此爲安倍卸任後所言,亦不深究其真意爲何。綠營人士潛藏着日本支持「臺獨」的想像,但自民黨總裁選舉無關「親中」或「挺臺」的抉擇。賴清德應適時調整對日政策,開放核災區食品、支持核廢水排海等博取日本支持「抗中挺臺」的政策不切實際。石破茂勝出有利印太和平,「抗中」不利臺灣發展,賴政府須因勢利導恢復兩岸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