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臺獨只是大內宣 大陸無需悲觀

社論

獨派大老辜寬敏在四大報刊登整版廣告,認爲中華民國憲法是超級違章建築,民進黨修憲卻只降低投票年齡和廢除考、監兩院,而不處理臺灣大陸關係,就像是隻換窗簾,卻仍住在違章建築裡,他主張制定新憲法。辜寬敏及臺灣制憲基金會早於今年4月就發起制憲公投連署,主張落實民進黨黨綱的首要訴求──制定新憲、臺獨建國。如今耗巨資在報紙刊登廣告,想來是希望吸引來訪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及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眼球

可以體會辜寬敏的孤寂感,蔡英文和民進黨政府明明獲得817萬高票連任,新任期至今施政滿意度始終維持6成高點,卻對獨派的訴求愛理不理,中選會還給制憲公投提案穿小鞋、找麻煩,辜寬敏臺獨之路依然步履蹣跚,對這位自認天時地利人和只欠東風的老獨派來說,可能是椎心之痛。

民進黨只剩意象臺獨

根據政大選研中心數據,2020年上半年統獨光譜中,偏獨達35.1%,創歷史新高;民進黨政黨支持亦達到顛峰的36.8%,兩倍多於國民黨;美國在臺協會發言人孟雨荷更公開表示美臺關係史上最好,但擋在正名制憲內外種種有利因素前面的,不是國民黨,而是民進黨與蔡英文。

臺獨明載於民進黨黨綱,蔡政府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條件,爲何還是對臺獨唯恐避之而不及?這真是一個大哉問:美中關係還要多惡劣、兩岸關係還要多冰冷、美臺關係還要多熱絡、民進黨還需要幾次勝選,還需要多少權力和資源,纔會有充分的能力和條件實現臺獨?

如果說,美中之間是結構性衝突、美臺關係是史上最好、蔡政府在國內政治水會結凍,讓在野黨招架無力,臺獨理念卻只能在民間公投、護照華航正名等枝微末節,無法進入制憲深水區,那麼,臺獨是否只是30年夢一場?

沸沸揚揚的護照與華航正名案,堪稱臺獨尷尬的總和。獨派直球對決要求正名臺灣,民進黨政府陷入兩難,明明行政部門可以獨力完成的「去中華」,卻繞了一圈,由立法院來發動。更諷刺的是,到了立法院,獨派正名的法案卻被多數的民進黨改裝成強化臺灣意象的決議案,由執政黨立委主導通過無拘束力的決議案,「呼籲」行政院在護照和華航飛機上加點圖繪,護照還是中華民國護照;公司還是中華航空。這就是民進黨執政下的臺獨──只剩內宣功能。更諷刺的是,臺獨基本教義派立委陳柏惟也默默接受民進黨的「意象臺獨」。可見,統不了是現狀,獨不了也是現狀。

根據「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委託政大選研中心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形成的「抗中保臺」氛圍正在消退。今年3月到6月,維持現狀從48.9%增加到51.9%,偏獨者則從39.1%下降到37%。20至29歲是唯一偏獨高於維持現狀的羣族,但偏獨者中高達9成支持暫時維持現狀,未來再走向獨立,僅1成鐵桿臺獨,希望儘快獨立。甚者,比較前後兩次數據,年輕族羣偏獨者已從61.7%大幅減少到54.5%,降幅多於其他年齡層,證明年輕族羣的政治認同並不穩定。

臺灣民意結構會轉變

熱情退去,留下的將是理性。民進黨獨不了的困境,可能讓本來就不堅定的獨派看透臺獨的幻夢,轉變爲維持現狀派。在蔡政府求穩政策下,青年世代偏獨的熱情可能繼續下滑,臺灣統獨結構擺盪回常態,也就是維持現狀6成、臺獨3成的穩定比例。

民進黨一向來被認爲兩岸想像清晰,國民黨則含糊不明。然而從蔡英文連任之後的表現卻發現,民進黨其實也很模糊,當前綠營所說的臺獨早已不是30年前制訂臺獨黨綱時所設想的臺獨,談獨不敢獨,已成爲綠營必須面對的現狀,這是民進黨說不清楚,也不想說清楚的真相。

民進黨陷入的臺獨困境,必然會導致臺灣民意結構的轉變,美國政府對臺灣的支持,也會隨着美中關係理出頭緒而調整,大陸其實並不需要對臺灣的民意結構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