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中信建投總經理人選再引發合併猜度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被視爲頭部券商合併預期中的三大最佳之選。
伴隨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併購落地,中金公司與銀河證券互換掌門人,總裁職位空缺、董事長均在60歲左右的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是否也將互換總經理,成爲市場各方關注焦點。
此前,一些中信證券內部人士認爲的總裁可能候選人是史青春,其目前分管中信證券多個重要業務條線,是除董事長張佑君及紀委書記外,排名第一的現任高管。
不過,從近日有市場傳聞稱,候選人或並非史青春,而是一年前從中信證券調入中信建投的鄒迎光。
鄒迎光,現年54歲,曾於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分別任職多年,還曾工作於中信建投的前身華夏證券。
此外,也有市場傳聞稱,即將出任中信建投總經理的是中信證券現任高管金劍華,其與鄒迎光年齡相同,目前擔任金石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及總經理、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劍華具有豐富的投行管理經驗。
不過截至截稿時止,上述傳聞尚未得到中信證券的確認。
中信、建投或將互換總經理?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兩家坐落於北京、淵源深厚、高管互動頻繁、綜合實力雙雙強勁的頭部券商,目前總經理一職均由董事長代行。
兩家券商董事長年齡已在退休邊緣,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出生於1965年,明年即將屆滿60週歲;中信建投董事長王常青比張佑君年長2歲,已滿61週歲。
這意味着,接下來出任兩家券商總經理者,不久後或將成爲一把手。誰將是下一代接班人?繼中金公司和銀河證券互換高管後,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是否也會互換掌門人?市場對此頗爲關注。
近日市場傳聞稱,兩家券商的總經理大概率並非內部提拔,而是從彼此空降。
出任中信證券總經理概率最大的是鄒迎光,出生於1970年12月,現爲中信建投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執行委員會委員,財務負責人。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的2023年10月,鄒迎光剛由中信證券調入中信建投。2017年加入中信證券,鄒迎光擔任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公司經營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
而在2017年加入中信證券以前,鄒迎光則在中信建投及其前身華夏證券持續深耕。
首都醫科大學臨牀醫學本科出身的鄒迎光,於2000年獲得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碩士學位,後來加入華夏證券,出任華夏證券海淀南路營業部機構客戶部經理,後又擔任華夏證券債券業務部高級業務董事。
2005年8月,中信證券與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籌建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別受讓華夏證券的全部證券業務及相關資產和非證券類資產。同年12月,中信證券完成對華夏證券的收購,鄒迎光也轉而開啓中信建投任職旅程,曾先後擔任中信建投債券業務部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執行委員會委員兼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
2017年,鄒迎光加入中信證券,出任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經營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六年後再次調入中信建投出任高管。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在中信證券內部,被視爲接班人可能人選的史青春,其於2022年4月出任中信證券獨立非執行董事,目前,中信證券多個核心業務條線均由其分管。
被視爲中信建投新任總經理可能人選的則是金劍華,其與鄒迎光同歲,今年亦54歲,現任金石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及總經理、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與鄒迎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履歷均頗爲豐富不同,金劍華職業生涯主要在中信證券度過,並且具有近30年投行經驗。
金劍華早在1997年5月即加入中信證券,投行經歷超過20年,早年間歷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部項目經理、高級經理,投資銀行部(北京)副總經理,投資銀行委員會執行總經理、董事總經理。
出任重要崗位負責人後,金劍華曾擔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委員會委員、金融行業組行政負責人、裝備製造行業組行政負責人、併購業務線行政負責人。
頭部券商合併猜測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總經理之位備受市場關注,除了兩家券商皆爲綜合實力強勁的頭部券商外,其作爲市場公認的三大頭部券商最佳聯手組合之一,市場對其具有較高的合併期待。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被視爲當前頭部券商強強聯手、打造國際一流投行的最佳選擇。其中,由於中信證券營業收入、淨利潤、資產規模等各項指標均顯著高於其他券商,中信建投綜合實力同樣位居前列,二者若能聯手,其綜合實力相較於其他兩組券商組合將更爲強勁。
目前,滬上券商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的合併消息已於9月6日官宣;中金公司與銀河證券也已互換掌門人。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是唯一一組尚未出現明顯合併跡象的組合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淵源深厚,並且中信證券之所以穩居“券業一哥”寶座,與其十餘年前的系列併購密切相關。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券商曾掀起數次併購潮,包括1995年-2001年的“分業經營”併購潮、2004年-2006年的 “綜合治理”併購潮、2008年-2010年的“一參一控”併購潮,也有人將2012年以來的市場化併購解讀爲新一輪併購潮。
而中信證券或是併購的最大獲益者。其於2020年收購廣州證券100%股權、2004年4月收購萬通證券、2005年12月收購華夏證券、2006年7月收購金通證券。此輪合併使得中信證券反超多家當年的頭部券商,爲日後的“券業一哥”之位打下堅實基礎。
此後,中信證券一舉奠定行業龍頭地位,營業部數量由2004年的45家增加到2006年的165家,總資產從2003年底的118.1億元增加至2007年底的18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