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士楊儒賓:臺灣要在中華格局下思考自身定位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哲學所教授楊儒賓。(記者陳湘瑾/攝影)

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哲學所教授楊儒賓17日在「兩岸文化議題」小型工作坊演講時指出,當前社會在思考臺灣問題時太從臺灣視角來談,認爲臺灣問題跟中國大陸沒有關係,這樣的說法在歷史情感或法理上有問題,只對臺灣內部有效。他認爲,兩岸問題如果不想用極端的暴力解決,臺灣需要放在中華的格局下思考自己的定位。

楊儒賓17日以「越不過的另類現代中國——是否有必然性的視野」爲題分享,談到部分臺灣民衆會認爲到最後要「不惜一戰」,他認爲,即使臺灣在各種資源底下戰勝,但除非將中共打敗到徹底四分五裂,不然一個失敗不會解決問題,只會往後延。

楊儒賓解釋,因爲中華民族情感或中華民族主義,不只是中共這個政黨單獨的一個主張,也有中國內部幾百年的內在歷史,若背叛這樣的狀況,政黨可能就會有問題,「如果臺灣能獨立、能和平,在國際上有另外一個可以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立的另外一箇中華的國家也很好,但我認爲臺灣基本上沒有這樣的機會。」

而中共雖然無法接受臺灣或中華民國形象的存在,但相對之下「中華民國」是可以忍耐、可以存而不論;而以臺灣主流民意來說,雖然對中華民國基本上沒有情感,但是一個可以忍受的概念。若接受思考臺灣問題是放在中華邏輯底下來看,那作爲現代公民的概念或一個政治的概念,都有義務提出不同觀點,面對差異,將問題尖銳化,在這個架構下思考如何壯大臺灣。

楊儒賓指出,中華民國是中國現代化和西洋現代化的混合,是一種承認主權在民的現代民主機制,並同意建立在中華這樣土地的這個國體,應該有中華傳統、中華文明的脈絡。相對之下,1949年的革命雖然也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但恰好在上述兩點面臨很大的困難,「當下中國講民主,但是當一個政黨完全沒有輪替的可能性,真的跟我們想像中的政治有段距離。」

楊儒賓專長爲宋明理學、道家哲學、身體理論、神話思想,在今年七月當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