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稱三接工程生態豐富 環團:柴山多杯孔珊瑚面積縮

桃園市觀音區大潭藻礁中的柴山多杯孔珊瑚。(蔡明亙攝)

桃園市觀音區大潭藻礁中的柴山多杯孔珊瑚。(蔡明亙攝)

桃園市大潭藻礁生態備受關注,立委陳椒華今邀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臺灣中油、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桃園市政府等單位現勘。潘指出,中油稱「三接興建中,生態更豐富」,但經觀察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及現場環境與中油說法不符,盼有關單位建立監督機制。中油目前委託海大調查藻礁生態,針對環團與海大測量方式不同,海大采開放態度,願與環團合作,以新舊方法銜接過去與未來的量測數據。陳椒華也說,開發沒讓生態更豐富,相關單位必須持續調查三接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立委陳椒華29日邀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臺灣中油、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桃園市政府等單位現勘大潭藻礁。(蔡明亙攝)

桃園市大潭藻礁生態備受關注,遠處爲中油三接工程。(蔡明亙攝)

中油今年5月起委由海大調查藻礁生態,海大團隊今日清晨6時帶領一行人到G2藻礁區,實地瞭解生態現況,逐一觀察每個藻礁點位,耗時近一個半小時才觀察完畢,隨後到中油液工處開現勘後會議。

桃園市觀音區大潭藻礁生態備受關注。(蔡明亙攝)

立委陳椒華29日邀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臺灣中油、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桃園市政府等單位現勘大潭藻礁,結束後開檢討會議。(蔡明亙攝)

潘忠政指出,今到場瞭解柴山多杯孔珊瑚到底活得好不好,22個點位中,有2個點位完全消失,大部分點位的面積都縮小,他認爲「三接工程進行中,生態更豐富」,這類宣傳大可不必,不該誤導視聽,中油應面對問題,相關單位應建立監督機制,預防開發單位違失,是今日檢討目的。

潘忠政今天也報告過去看到,因工程導致的生態慘況,包括出現大量藻礁「屍塊」,中油僅稱藻礁海岸有「沙來沙往」特性,且特有種「桃園紅足軟珊瑚」也消失了。他說,監督單位沒發揮功能,盼檢討會後能建立具體機制,調查數據資料更要完成呈現,相信會對三接未來對生態影響有正面發展。

臺灣中油副總經理李皇章表示,過去數據皆委託專業團隊調查並非創作,環團的量測方式目前與海大不同,他表示尊重,中油與海大團隊採開放態度,願與潘忠政團隊一起調查解決歧見,三接施工方式牽涉海事工程專業,若民間對施工有疑義,也可溝通討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冉繁華說明,承接調查計劃後,改變以往量測方式,採用國際認可的「image j」軟體定量,與潘忠政和志工採用的方式不同。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季節性變化對潮高線影響大,未來可將新舊方法一起做,作爲過渡時期銜接新舊數據,避免判斷無法連結。

冉繁華提到,目前可判斷雖株數變多,但面積較小,不過生態多樣性不是用冷酷的數字討論,是綜合性的科學判斷,目前2季調查有發現,雖水質變清,但對殼狀珊瑚藻不好,因其生長不需強光,形成與一般性的附着藻類造成競爭。經過與環團溝通,未來會建立羣組,看潮汐溝通調查時間,搭配上就可以一起調查,他強調雙方沒有歧見,只是使用的方式不同。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表示,監督角色不會改變,他們除監督中油調查、參與生態執委會組織會議和現勘外,自2019年起也另外委託團隊展開調查,另配置巡查員定時現勘,調查結果與中油的數據接近,也與桃市府合作建立危機應變機制。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則說,已主動成立專案監督會議,每年1至2次會議,會邀集相關單位、地方團體參與。桃市府也表示,大潭藻礁已有中油、海保署資源在調查,故市府邀專家學者,針對重點的點位抽樣調查,再將結果回饋給環境部及海保署做後續評估。

對於潘忠政說三接工程對藻礁生態造成衝擊,中油未正面迴應。陳椒華表示,今粗略現勘柴山多杯孔珊瑚面積變較小,後續仍要以新的、更精確的方法建立量測基準點,持續調查,才能判斷是否面積縮小,但她個人認爲「生態有改變,沒有更豐富」,請調查團隊提出報告時,應符合現況,籲相關單位持續調查三接對藻礁生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