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驚人發現:褐矮星成雙,冰河人適應之謎

本週,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近地微類星體,爲相對論性外流的來源提供了新的線索。醫生報告發現了一位特殊體質的男士。神經科學家稱,短時間(臨牀術語中稱爲‘急性’)的運動能帶來適度的認知提升。

此外,還有關於冰河時代人類生存、褐矮星之謎的意外解決方案以及印第安納·瓊斯電影拍攝地的考古發現的頭條新聞,這個發現本身就可以成爲一部印第安納·瓊斯電影的情節:

通過研究歷史避難所,也就是物種爲求生存而撤退到的地方,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報告稱,20000 年前的上一個冰河時代,古代人類——就像他們的表親和競爭對手狼和熊一樣——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完全沒有問題。

這份綜述涵蓋了歐洲 23 種常見哺乳動物的遺傳史,包括齧齒動物、紅松鼠、食蟲動物、野豬和熊。避難所包含遺傳多樣性高的區域,這表明物種長期在此佔據,在冰河時代更適宜居住,因爲那裡更溫暖,也更容易覓食。冰河時代之後,有明顯的從避難所遷移的模式存在。

然而,在最後一次冰川期,一些物種已經在歐洲廣泛分佈,沒有退回到避難所,包括人類、熊和狼。儘管不清楚古代人類在最後一次冰河時代爲何能如此良好地忍受氣候變化,但研究人員推測,這是由於雜食性以及包括建造庇護所和製作衣物等在內的技術能力等特徵的融合。研究人員認爲,他們的研究可能會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在現代氣候變化時代的宜居性問題。

格利澤 229B 是第一顆已知的褐矮星,於 1995 年首次被觀測到。褐矮星,要是您喜歡 J.R.R.托爾金的表述,也能稱作“褐矮夫”,是質量高於最大氣態巨行星的亞恆星天體,但質量不足以實現氫核聚變。

不管怎樣,幾十年來,格利澤 229B 一直是天文學家的一個謎:具有它這種質量的天體理應具有更高的亮度。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他們所在的帕洛瑪天文臺首次觀測到該天體,現在報告說 格利澤 229B 實際上是一對在緊密相互軌道上的褐矮星 。

在五個多月的時間裡,天文學家們使用智利甚大望遠鏡的 GRAVITY 儀器進行了干涉測量觀測,並結合同樣來自甚大望遠鏡的 CRIRES+儀器的光譜觀測,這爲解決緊急的恆星分辨率需求提供了一站式服務。通過測量兩個天體大氣中分子的多普勒頻移,天文學家確定,在 12 天的軌道週期內,當它們相互環繞時,一個天體朝向地球,而另一個天體則遠離地球。

1812 年,一位在約旦穿行的瑞士地理學家發現了名爲佩特拉的古老考古遺址,該遺址以雕刻在砂岩懸崖上的建築而聞名。它是由納巴泰王國的人民在公元 1 年左右建造的。其中最精美的岩石切割結構之一,即 Al-Khazneh——通常稱作“寶庫”,但它或許是一座陵墓——是《奪寶奇兵 3:聖戰騎兵》中的一個特色地點,這部電影在《奪寶奇兵》系列中相對遜色。聽着,我不想爲此爭論。是的,福特和康納利配合默契。裡弗·菲尼克斯很棒。但劇本很糟糕,而這一切都無關緊要。

最近,在開展一項旨在增強防洪能力的非侵入式遙感項目期間,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陵墓內部及周邊檢測到了地下墓室。在獲得挖掘許可後,他們發現了一座墳墓,其中的人類遺骸仍保持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