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海淡廠環評初審 過關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快速,爲不影響原有民生用水,經濟部規劃新增用水希望能以再生水或海淡水來替代,因此新建海淡廠就有其必要性。

根據規劃,臺南海水淡化廠分二期建設,第一期每日產水量10萬公噸,第二期增加20萬噸,總計兩期可供應30萬公噸,相當臺南用水10%的供水量;至於新竹海淡廠規劃每日產水10萬噸,兩座再生水廠可以在未來枯水期時提供穩定水源。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近年因氣候變遷使供水愈趨嚴峻,2014、2017及2021年皆發生旱災,政府加速推動開源、節流、調度及備援等策略以穩定供水。其中海淡水是不受天然降雨影響、又可提升供水穩定方式,具有調適氣候變遷衝擊供水效益,實有必要性及公益性。

海水淡化會使用大量電力,環評委員過去要求減少用電,水利署說,目前規劃在夏季用電尖峰,同時也是豐水期會降低海淡廠產出,僅會使用維持設備低度運轉,以新竹場爲例,每年6月至9月單月產水量不高於150萬立方公尺,每年10月至隔年5月單月產水不高於300萬立方公尺,並配合臺電供電狀況來調整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