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可持續發展重在“主題”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全球客流量最大的主題公園市場,主題公園總數近3000家,其中規模性主題公園總數約400家。而在之前的“五一”假期,各地主題公園也迎來了較大的客流,接待遊客數量大幅度超過了2019年。
疫情之下很多主題公園受到很大影響,但行業的投融資速度並未放慢。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主題樂園相關企業投融資事件共計13起。而截至目前,2021年企業投融資事件已發生12起,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但是,主題公園市場依然存在隱憂,相當一部分主題公園處於虧損狀態。
國內消費者的消費升級,以及主題公園遊市場的進一步下沉,是不可逆的市場趨勢。對於一些歷史古蹟或自然風光旅遊文化資源較少的城市來說,具有當地特色的主題公園則是重要的文旅產業發展“引擎”,特別是對一些新興城市或新興區域來說。
主題公園與遊樂場最大的區別在於“主題”二字,所謂主題,即需要具有一個或多個特定文化旅遊主題,而這,正是不少國內主題公園所缺乏的。遊樂設施蓋起來了,可主題內容乏善可陳,自然難有文化產業的衍生收入,僅靠門票和餐飲收入,是難以支撐起一個龐大的旅遊公園日常開支的。更何況,有的主題公園其實只是開發商大型地產項目的配套部分,自然更是重建設輕主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地產項目發展不利,原本“花瓶”一樣的主題公園,自然更難得到持續投入和發展改進。
缺少有競爭力、有吸引力“主題”的主題公園,顯然難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其實,我國文化產業已經形成了不少知名IP,其中也不乏形成體系者,這些IP能否被引入主題公園,融合發展,將是未來主題公園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發掘主題公園的文化產業鏈條,增加門票收入外的衍生收入,打造“公園大門外的主題公園”,也需要培養相關文旅人才,促使行業可持續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隨着新冠肺炎疫苗的不斷應用,國際交往和文化交流終有重開的一日。屆時,國內的主題公園,將面臨更多國際上的競爭者。抓緊當下練好文化內功,打造更有價值的主題IP,比盲目擴建設施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