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言碳權將成金融商品核心 碳排是投資 醞釀點綠成金
企業家都逐漸瞭解到,減少碳排是不可逆的趨勢,但傳統心態很容易將其當成是不得不支出的「成本」。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指出,其實從明年開始,當國內業者向國外客戶報價時,得標的未必是價格低的廠商,反而很有可能是碳排少的企業,從此處就能看出減少碳排的重要性。
此外,當減碳進行到最後階段,也就是範疇三的時候,碳排的壓力反而是來自供應鏈,也就是產業的上下游。田建中舉例,根據統計微軟有96.71%的碳排來自於供應鏈,HP也是如此,就能知道未來企業在減少碳排不能只獨善其身,還得要拉着上下游廠商一起做,才能真正達到碳中和的目標。而減碳更應該被視爲新商機,例如Apple、羅技等大廠的產品都因爲減少碳排、購買碳權而獲得消費者青睞,創造銷售佳績。
也有人質疑,買碳權是不是企業在「漂綠」?田建中認爲,買不買碳權不是簡單的二分法,據統計,買碳權的公司投資在減碳設備的金額,是不買碳權公司的3倍,由此可證明願意花大錢買高品質碳權的公司,實際上更是減碳實踐者。
Nasdaq大中華區業務開發副總監陳淑敏則表示,自從Nasdaq在2018年併購芬蘭碳權交易所Puro Earth之後,交易量每年都呈現2~4倍的成長,在全世界有200多個Green Project綠色設施,都可以轉換成爲碳權,臺灣的碳權交易所已經成立,也應該發展屬於自己的方法論,產生規格化、類標準化的合約,就會有越來越多大企業加入,不論是買碳權甚至發展綠色設施,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都很驚人。
MVGX綠色金融交易所聯合創始人Gabriel Wong表示,買碳權是碳中和、淨零的重要工作,這些買碳權的企業往往對環保、淨零付出更多,但要鎖定高品質碳權,因爲有些碳權會消失,例如買了森林但十年內樹木將被砍伐,就不是高品質碳權,也會讓消費者對企業產生質疑。
由於臺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未來買碳權的比重勢必高於賣碳權,是否有發展自主碳權的必要?田建中認爲雖不容易但仍應開發,尤其環境部審查機制將簡化,臺灣仍可發展屬於自己的碳權。陳淑敏及Gabriel Wong則一致認爲,科技是臺灣強項,發展碳權反而是臺灣的機會點,接軌科技發展與國際知識、標準,加上資金配合,也能發展出屬於臺灣的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