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是《奧本海默》改變了臺灣的命運?

「原子彈之父」傳記電影「奧本海默」獲本屆奧斯卡7項大獎。(取材自IMDb)

今年奧斯卡金像獎最大贏家《奧本海默》,描述「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故事。以主人翁的求學、教學,特別是主持「曼哈頓計劃」的經過,以及後來在聽證會的自我陳述和他人陳述等,多線穿插,呈現這大時代中,頂尖科學家們在追求真理、拯救世界,後來又捲入政治鬥爭的複雜歷程。

這歷程看似離我們遙遠,其實是影響人類最深、最廣的一段歷史,連臺灣的命運都被改變了。由於曼哈頓計劃成功,美國搶先研發出原子彈,先後轟炸廣島、長崎,迫使日本軍閥投降,結束二戰,臺灣也終於擺脫長達半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

奧本海默在二戰後被視爲英雄,受到媒體追捧與民衆崇拜。這位理論物理學家並非「科學怪人」,而是有深厚人文素養,又絕頂聰明的天才。片中,他在歐洲僅花了六週就精通荷蘭語,還能以此授課;直接用德文讀完馬克思的鉅著《資本論》,甚至把語言能力擴展到梵文。他關心弗洛依德與榮格的心理學,還欣賞立體派畫作,以及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這些橋段雖與劇情沒有直接關聯,卻突顯了主人翁關懷層面之廣泛,並讓觀衆瞭解到,20世紀初,人類文明進步神速,無論在自然、人文或藝術,都產生了重大突破。

這些突破對人類影響最明顯而直接的,當屬自然科學。過去在教科書裡許多如雷貫耳的物理學家及化學家,難得成了戲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像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量子理論的波耳、測不準原理的海森堡等等。包括《別鬧了,費曼先生!》,這位特立獨行的諾貝爾獎得主,也在戲裡打過鼓。伴隨着菁英分子們的,是顛覆靜態宇宙觀的新理論,譬如恆星也有生命史,而愛因斯坦主張上帝不玩擲骰子游戲,也受到了挑戰。

有人說這部電影很燒腦,或許與對白中少不了艱澀的科學理論有關吧?但對非英語的觀衆而言,更燒腦的,恐怕是聽證會你來我往的問答。不同人物接二連三登場,看得人眼花撩亂,言談內容也不易掌握,只好從緊張的配樂,感受驚悚的氣氛。然而,看似冗長難懂的聽證會,卻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它扮演了類似旁白的角色,避免枯燥的單線敘事,讓曼哈頓計劃參與者的思想、行爲及動機,更爲清晰;另一方面,透過反覆爭辯,也揭示了政客與科學家的鬥爭,美國與蘇聯的較勁。誰該爲巨大傷亡負責?當權者又該如何決策?有太多值得思考的深刻問題。

言語交鋒中,小組成員對奧本海默的私生活窮追猛打,以致有一幕,奧回答到一半,忽然全身赤裸,接着他的共產黨情婦一絲不掛地與之交媾,挑釁地盯着他太太。這顯然是比喻奧面臨鉅細靡遺的盤問,猶如衣服被剝得精光。

爲人津津樂道的一幕,就是原子彈試爆,導演注意到光速與音速的差別,先以消音狀態,呈現巨型蕈傘般冉冉上升的熊熊烈火。奧驚愕之餘,喃喃自語:「我是死神,世界的毀滅者。」然後纔是轟然巨響。這段無聲勝有聲的幾秒鐘,竟比誇張的爆炸聲還要震撼百倍,堪稱經典。

看了這出主題沉重的戲,不免想起愛因斯坦的名言:「第四次世界大戰的武器是棍棒與石頭」。然而,如果坐視納粹先研發出核武,恐怕是更大的災難吧?當希特勒自殺的消息傳出後,曼哈頓計劃的本來目標已經消失,美國仍以不想犧牲太多士兵爲由,執意投擲原子彈,是否具有足夠的正當性,就不免爭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