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綠”跑出加速度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樑可庭

“上可低空飛行、下可湖水供冷,郴州可是滿滿的投資機會。”4月2日召開的2025年郴商大會上,郴州重點推介低空經濟產業、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吸引了各方目光。

日前,郴州首條低空文旅航線“北湖機場—莽山”航線正式開通,該市還計劃開通飛往東江湖、高椅嶺的多條低空文旅航線,目標直指“低空文旅第一城”。

從應用場景到產業推介,郴州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贏得未來的“關鍵一招”,加快繪製追“新”逐“綠”的“路線圖”。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傳統產業“向高攀登”、新興產業“向新發力”、未來產業“向前而行”……郴州對標全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1221”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動農產品加工這一傳統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有色金屬新材料、文化旅遊兩大優勢產業,加快發展鋰電新能源、現代裝備兩大新興產業,佈局發展數字產業),取得了可喜變化。

農產品加工是郴州傳統優勢產業。在安仁縣生平米業,送糧車經過取樣、質檢、自動入磅稱重後,系統自動生成售糧訂單,整個環節僅耗時5分鐘。這是該企業新引進的5G大米加工生產線,大大提升了大米的加工能力,用工量縮減一半以上。以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發展,郴州的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已增至6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認定基地達到225個。

郴州過去因礦而興,如今提出“建好礦山、升級冶煉、做大材料、強化創新”的發展思路,推動產業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有色金屬新材料去年已實現產值1200億元,在全省佔有較大比重。特別是在鋰電新能源賽道,郴州着力構建“鋰礦-材料-電池-終端-回收”的鋰電池產業集羣,在新材料、固態電池等新領域不斷實現新突破。

郴州現代裝備產業正加速崛起,打造了糧機、農機、風機等一批“郴”字號知名品牌。目前,該市已初步形成以電力新能源裝備、鑄鍛造及數控機牀爲主體,以通用航空裝備、智慧農機裝備爲特色,以專用汽車、礦山機械等爲配套,以稀貴金屬回收等循環經濟爲後盾的產業格局。

數字產業也有大事件。3月29日舉行的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郴州東江湖大數據產業園登臺推介。這個用冷水資源孵化數字經濟“熱力”的創新實踐,致力於打造全國最節能綠色數據中心產業示範基地、全國唯一全自然冷卻數據中心示範基地。

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郴州提出,以“經濟大市挑大樑”的堅定決心謀劃發展,在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上聚焦發力。圍繞現代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有色金屬新材料、文化旅遊等11條重點產業鏈,大力實施傳統產業升鏈、優勢產業延鏈、新興產業補鏈、未來產業建鏈工程,加速培育更多千億產業。

來源:湖南日報